《项王歌》

时间: 2025-01-27 04:05:11

提三尺兮臣诸侯,争天下兮裂九州。

时不得兮绝淮流,江虽可渡兮吾何求,宁斗死兮羞汉囚。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项王歌 曹勋 〔宋代〕

提三尺兮臣诸侯,争天下兮裂九州。 时不得兮绝淮流,江虽可渡兮吾何求, 宁斗死兮羞汉囚。

白话文翻译:

手持三尺剑啊,我臣服诸侯,争夺天下啊,分裂九州。 时机不至啊,淮河不可渡,江虽可渡啊,我还有什么追求, 宁愿战斗至死啊,羞于成为汉朝的囚徒。

注释:

  • 提三尺:指手持三尺长的剑,象征武力和权威。
  • 臣诸侯:使诸侯臣服,表示统领诸侯。
  • 裂九州:分割九州,指争夺天下,分裂国家。
  • 绝淮流:淮河不可渡,比喻时机未到。
  • 江虽可渡:长江可以渡过,但此时已无追求。
  • 宁斗死:宁愿战斗至死。
  • 羞汉囚:羞于成为汉朝的囚徒,表示不愿投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勋(1098-1174),字公显,号松隐,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豪放,多抒发个人情感和政治抱负。此诗可能是在表达对英雄项羽的敬仰,以及对个人命运和时代变迁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通过对项羽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对英雄末路的同情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在南宋时期,面对金国的侵略,许多士人都有类似的感慨,即对英雄的敬仰和对时局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项羽的描绘,展现了英雄末路的悲壮。首句“提三尺兮臣诸侯”,以剑为象征,表达了英雄的威武和统领诸侯的雄心。次句“争天下兮裂九州”,进一步描绘了英雄争夺天下的壮志。然而,后两句“时不得兮绝淮流,江虽可渡兮吾何求”,却透露出时运不济的无奈,即使有渡江的能力,也已无追求。最后一句“宁斗死兮羞汉囚”,表达了宁愿战死也不愿投降的坚定意志,体现了英雄的气节和尊严。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通过“提三尺”和“臣诸侯”展现了英雄的威武和统领诸侯的雄心。
  • 次句“争天下兮裂九州”进一步描绘了英雄争夺天下的壮志。
  • 第三句“时不得兮绝淮流”透露出时运不济的无奈。
  • 第四句“江虽可渡兮吾何求”表达了即使有渡江的能力,也已无追求。
  • 最后一句“宁斗死兮羞汉囚”表达了宁愿战死也不愿投降的坚定意志。

修辞手法:

  • 比喻:“提三尺”比喻武力和权威,“绝淮流”比喻时机未到。
  • 对仗:“提三尺兮臣诸侯”与“争天下兮裂九州”形成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英雄末路的同情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以及宁愿战死也不愿投降的坚定意志。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三尺剑、诸侯、九州、淮流、江、斗死、汉囚。
  • 详细解释:三尺剑象征武力和权威,诸侯和九州代表统领和分裂,淮流和江代表时机和追求,斗死和汉囚代表坚定意志和尊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三尺”指的是什么? A. 手持三尺长的剑 B. 提着三尺高的旗帜 C. 提着三尺长的棍子 D. 提着三尺长的书卷

  2. 诗中“宁斗死兮羞汉囚”表达了什么? A. 宁愿战死也不愿投降 B. 宁愿投降也不愿战死 C. 宁愿战死也不愿被囚 D. 宁愿被囚也不愿战死

答案:1. A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垓下歌》项羽:表达项羽在垓下被围时的悲壮情感。
  • 《赤壁赋》苏轼:通过对赤壁之战的描写,表达了对英雄事迹的赞美和对时局的感慨。

诗词对比:

  • 《垓下歌》项羽与《项王歌》曹勋:两者都描绘了项羽的悲壮,但前者更直接表达项羽的情感,后者则通过曹勋的视角来表达对项羽的敬仰和感慨。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曹勋诗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