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喜迁化悲而成诗》
时间: 2025-01-27 03:57:5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妙喜迁化悲而成诗 曹勋 〔宋代〕
戎烬多艰道不传,师能横竖说无边。 清湘去后人思杀,破衲归来帝所怜。 双遽埋无尽藏,诸方应舞野狐禅。 伤心明月堂中影,只作霜华处处圆。
白话文翻译:
在战乱和灾难中,真理难以传承,但师父却能无边无际地讲述。 清澈的湘江离去后,人们思念至极,破旧的僧衣归来,受到皇帝的怜悯。 双重的突然埋葬了无尽的宝藏,各方应该跳起野狐禅的舞蹈。 伤心的明月照在堂中的影子,只化作处处圆满的霜华。
注释:
- 戎烬:指战乱后的残破景象。
- 道不传:指真理或教义难以传承。
- 横竖说无边:形容师父的教诲广泛无边。
- 清湘:指清澈的湘江。
- 思杀:极度思念。
- 破衲:破旧的僧衣,代指僧人。
- 帝所怜:受到皇帝的怜悯。
- 双遽埋无尽藏:双重突然的埋葬,指宝藏或智慧的丧失。
- 诸方应舞野狐禅:各方应该跳起野狐禅的舞蹈,野狐禅指错误的禅法。
- 伤心明月堂中影:伤心的明月照在堂中的影子。
- 霜华处处圆:霜华处处圆满,比喻悲伤的情感无处不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勋(1098-1174),字公显,号松隐,宋代诗人、画家。他的诗作多表现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自然,善于运用意象和比喻。这首诗是在他的师父妙喜禅师去世后,曹勋深感悲痛而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妙喜禅师去世后,曹勋深感悲痛,表达了对师父的怀念和对禅宗传承的担忧。诗中通过对战乱、师父的教诲、湘江的思念等意象的描绘,抒发了深切的哀思和对禅宗未来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战乱、师父的教诲、湘江的思念等意象的描绘,抒发了深切的哀思和对禅宗未来的忧虑。首句“戎烬多艰道不传”直接点明了战乱带来的困境和真理难以传承的现实。接着,“师能横竖说无边”赞颂了师父的教诲广泛无边,但同时也暗示了师父的离世带来的巨大损失。后两句通过对湘江和破衲的描绘,表达了对师父的极度思念和皇帝的怜悯。最后两句“伤心明月堂中影,只作霜华处处圆”则通过明月和霜华的意象,抒发了悲伤的情感无处不在的感受。整首诗情感深沉,意象丰富,语言凝练,是一首优秀的哀悼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戎烬多艰道不传:战乱后的残破景象使得真理难以传承。
- 师能横竖说无边:师父的教诲广泛无边,但师父的离世带来了巨大损失。
- 清湘去后人思杀:清澈的湘江离去后,人们思念至极。
- 破衲归来帝所怜:破旧的僧衣归来,受到皇帝的怜悯。
- 双遽埋无尽藏:双重突然的埋葬,指宝藏或智慧的丧失。
- 诸方应舞野狐禅:各方应该跳起野狐禅的舞蹈,野狐禅指错误的禅法。
- 伤心明月堂中影:伤心的明月照在堂中的影子。
- 只作霜华处处圆:霜华处处圆满,比喻悲伤的情感无处不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伤心明月堂中影”中的“明月”比喻悲伤的情感。
- 拟人:如“清湘去后人思杀”中的“思杀”拟人化表达极度思念。
- 对仗:如“戎烬多艰道不传,师能横竖说无边”中的对仗结构。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师父的怀念和对禅宗传承的担忧。通过对战乱、师父的教诲、湘江的思念等意象的描绘,抒发了深切的哀思和对禅宗未来的忧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戎烬:战乱后的残破景象。
- 清湘:清澈的湘江。
- 破衲:破旧的僧衣。
- 明月:悲伤的情感。
- 霜华:悲伤的情感无处不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戎烬多艰道不传”中的“戎烬”指的是什么? A. 战乱后的残破景象 B. 战乱前的繁荣景象 C. 战乱中的英雄人物 D. 战乱后的和平景象
-
诗中“师能横竖说无边”赞颂了什么? A. 师父的教诲广泛无边 B. 师父的武功高强 C. 师父的智慧深邃 D. 师父的品德高尚
-
诗中“伤心明月堂中影”中的“明月”比喻什么? A. 悲伤的情感 B. 明亮的希望 C. 清澈的湘江 D. 破旧的僧衣
答案: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通过对战乱后的景象的描绘,抒发了深切的哀思。
- 王维《相思》:通过对湘江的思念,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与曹勋《妙喜迁化悲而成诗》:两者都通过对战乱后的景象的描绘,抒发了深切的哀思,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现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而曹勋的诗则更多地表现了对师父和禅宗传承的担忧。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曹勋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诗歌研究》:对宋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