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王云巢》

时间: 2025-01-11 07:38:26

红尘厌市廛,白首伴云眠。

巢父元无地,壶公别有天。

北山回俗驾,南岳定诗禅。

莫讶焦鹩细,逍遥且大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红尘厌市廛,白首伴云眠。
巢父元无地,壶公别有天。
北山回俗驾,南岳定诗禅。
莫讶焦鹩细,逍遥且大年。

白话文翻译

我厌倦了红尘中的市井繁华,愿与白发之友在云中安眠。
巢父(隐士)本没有固定的居所,壶公(陶渊明)却有他自己的天地。
北山的烟霞让我远离世俗,南岳的秀丽让我心定于诗禅。
不要惊讶于那细微的焦鹩鸟,因为我已经逍遥自在,享受着长年的人生。

注释

  • 红尘:指世俗生活,尘世纷扰。
  • 市廛:市集,商业繁华之地。
  • 巢父:指隐士,也可以指陶渊明。
  • 壶公:指陶渊明,因他有“壶”字,象征隐逸生活。
  • 北山南岳:分别指北方和南方的山,象征不同的隐逸环境。
  • 焦鹩:一种小鸟,象征细微的生物,暗示诗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

典故解析

  • 巢父:传说中的隐士,象征着隐逸与自由的生活。
  • 壶公:陶渊明的别称,他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隐士诗人,以田园诗闻名。
  • 北山、南岳:两者在古代文人中常被用来象征隐居之地,北山多指北方的高山,南岳则指南方的名山,常与诗禅结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慎(1488-1559),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精通诗文,时常表达对官场和市井生活的厌倦,推崇隐逸生活。他的诗歌作品以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而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杨慎晚年,表达了他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明代士人对官场腐败与社会现实的不满。

诗歌鉴赏

《寄王云巢》是一首表现对世俗生活厌倦、向往隐逸的诗歌。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开篇两句“红尘厌市廛,白首伴云眠”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繁华的厌倦,渴望与知己共度悠闲时光。接着,诗人以“巢父元无地,壶公别有天”对比了隐士的生活状态,暗示即使没有固定的住所,真正的自由与安宁是心灵的境界。

北山与南岳的引用,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精神世界的追求,强调了诗禅思想的结合。最后一句“莫讶焦鹩细,逍遥且大年”则是对生活的深刻反思,细微的事物在诗人眼中也拥有其独特的价值,反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闲适态度。整首诗构建了一个超脱世俗的理想境界,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体现出明代文人追求清幽隽永的生活理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红尘厌市廛:诗人对世俗生活感到厌倦,强调了对繁华的反感。
  • 白首伴云眠:希望与老友在云端安眠,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 巢父元无地:隐士不需固定住所,追求内心的自由。
  • 壶公别有天:陶渊明有自己心灵的天地,象征着理想的隐逸生活。
  • 北山回俗驾:北山的景色让人回归自然,远离俗世。
  • 南岳定诗禅:南岳象征着诗意与禅宗的结合,体现了诗人情感的寄托。
  • 莫讶焦鹩细:细微的事物同样值得关注,强调细节之美。
  • 逍遥且大年:表达对长久自由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北山回俗驾,南岳定诗禅”,形成平衡的句式,增强了韵律感。
  • 比喻:将生活的理想与自然景观结合,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象征:巢父与壶公象征着隐士生活的理想。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世俗的厌倦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强烈渴望,反映了明代士人追求心灵解放的思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红尘:世俗的喧嚣,象征着繁华与浮躁。
  • 云眠:宁静的理想生活,象征着高远与超脱。
  • 巢父、壶公:隐士,象征着隐逸的生活态度。
  • 北山、南岳:自然的优美,象征着心灵的归宿。
  • 焦鹩:细微的生物,象征生活中的细节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巢父元无地”中的“巢父”指的是: A. 道德的父亲
    B. 隐士
    C. 诗人
    D. 市民

  2. 诗人想要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A. 对繁华的向往
    B. 对世俗的厌倦和隐逸的向往
    C. 对权力的追求
    D. 对名利的渴望

  3. “北山”在诗中象征: A. 世俗的繁华
    B. 内心的平静与自然
    C. 诗歌的流行
    D. 商业的繁荣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王维《鹿柴》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陶渊明《归园田居》:同样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更强调田园的自然风光。
  • 王维《鹿柴》:通过自然景物展现内心的宁静与淡泊,形成与杨慎诗中情感的呼应。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歌选》
  • 《杨慎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