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游春 雨后》
时间: 2025-01-25 23:07:32意思解释
曲游春 雨后
作者: 谢觐虞 〔近代〕
原文展示:
一雨长宵骤,念故山应报,梅钿狼籍。
笼袖吴棉,怎凄阴不禁,柳芽抽碧。
帘放新烟入,愁又在清明寒食。
守屏山盼尽平芜,可有钿车相识。
海市嬉春如织。对浅画楼台,倦妆林樾。
未到花飞,任艳尘溅麝,画罗斗靥。
弦管催啼鴂,天自把年芳轻掷。
只寂寥瘦沈腰,争教护惜。
白话文翻译:
一场大雨后,漫漫长夜匆匆而过,我想念故乡,心中感叹梅花的零落。
手袖笼着吴地的棉衣,怎能不因这阴沉的天气而感到凄凉,柳芽正抽出新绿。
窗帘放下,新烟袅袅飘入,心中愁绪却在清明寒食之际再度袭来。
守着屏山,盼望着平坦的田野,是否能再遇见那辆钿车的身影?
海市蜃楼般春景如织,面对浅色的楼台,妆容早已疲倦,林间的阴影也显得萧条。
花儿尚未飞落,任凭艳丽的尘埃溅起香气,画上的罗裙也显得娇嫩。
乐声催促着黄鹂鸣啼,天也似乎将芳华轻易抛掷。
唯有孤寂和纤细的腰身,如何才能珍惜这时光的流逝呢?
注释:
- 梅钿狼籍: 指梅花的零落和狼藉状态,象征失落。
- 吴棉: 指产于吴地的棉衣,暗含温暖与柔情。
- 清明寒食: 清明节和寒食节,传统的扫墓和祭祖的日子,象征哀思。
- 钿车: 古代的一种装饰华丽的车,常用来比喻美好事物的象征。
- 海市嬉春: 描绘春日的繁华和欢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谢觐虞是近代著名的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观察力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雨后之际,诗人在自然景象中感受到的孤独与思乡之情交织,反映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雨后的景象,雨的骤然来袭带来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美好事物的惋惜。开篇“一雨长宵骤”即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感伤的氛围,接着细腻的意象如“梅钿狼籍”、“柳芽抽碧”使得春天的生机与失落感交错。而“清明寒食”则将个人情感与传统节日相结合,增加了诗的厚度与历史感。
整首诗在对春天的描绘中透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诗人通过对声音的描写如“弦管催啼鴂”,更是将春的气息与生命的短暂感相对立,形成一种对比,增加了诗的情感层次。此外,诗中使用了许多修辞手法,如拟人、对仗等,增强了诗句的音乐感和画面感,使得作品更加动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雨长宵骤: 开篇描绘一场突如其来的春雨,暗示天气的变化与心情的波动。
- 念故山应报: 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带有感伤情愫。
- 梅钿狼籍: 梅花的凋零象征着失落和无奈。
- 笼袖吴棉: 描述穿着的衣物,暗示温暖与思念的交织。
- 怎凄阴不禁: 反映因阴雨而生的凄凉感。
- 柳芽抽碧: 描绘春天的生机,暗示希望与新生。
修辞手法:
- 比喻: “海市嬉春如织”,将春景比作织物,形象地表现出繁华的景象。
- 拟人: “天自把年芳轻掷”,赋予天一种人的情感,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雨后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雨: 象征着洗涤与新生,同时也引发思绪的沉重。
- 梅: 代表着美好与失落,承载着思乡情感。
- 柳芽: 生命的重新开始,象征着希望。
- 春: 代表生机与希望,也伴随哀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A. 思乡
B. 欢庆
C. 旅行
答案: A -
“清明寒食”指的是什么? A. 节日
B. 食物
C. 地点
答案: A -
诗中提到的“钿车”象征什么? A. 美好事物
B. 旅行
C. 车马
答案: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谢觐虞的《曲游春 雨后》更多地表现了个人情感的细腻与淡淡的哀愁,而杜甫则是在国家动乱背景下的忧国忧民,情感更加沉重和激烈。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象表达情感,但侧重点和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近现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