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林惠州深父二首》

时间: 2025-02-04 15:29:04

昭代轻辞禄,高堂乐击鲜。

庆馀黄雀报,梦契白鸡年。

酹酒生刍外,归魂宿草边。

伤生耆旧尽,执绋涕潸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挽林惠州深父二首

昭代轻辞禄,高堂乐击鲜。 庆馀黄雀报,梦契白鸡年。 酹酒生刍外,归魂宿草边。 伤生耆旧尽,执绋涕潸然。

白话文翻译

在光辉的时代轻易辞去官禄,在尊贵的高堂中享受鲜美的食物。 喜庆之余,黄雀来报喜,梦中与白鸡年相契。 在酒和生刍之外祭奠,灵魂归宿在草丛边。 悲伤的是,老一辈的贤人都已逝去,扶着丧车,泪水潸然。

注释

  • 昭代:光辉的时代,指宋代。
  • 轻辞禄:轻易辞去官禄。
  • 高堂:尊贵的高堂,指家中。
  • 乐击鲜:享受鲜美的食物。
  • 庆馀:喜庆之余。
  • 黄雀报:黄雀来报喜,象征吉祥。
  • 梦契白鸡年:梦中与白鸡年相契,可能指梦境中的预兆或吉祥之梦。
  • 酹酒生刍:祭奠时洒酒和放生刍(草)。
  • 归魂宿草边:灵魂归宿在草丛边,指死亡后的安息。
  • 伤生耆旧尽:悲伤的是,老一辈的贤人都已逝去。
  • 执绋涕潸然:扶着丧车,泪水潸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公度(1089-1146),字师宪,号梅山,南宋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也有不少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这首诗是他为悼念林深父而作。

创作背景: 林深父是黄公度的朋友,可能在政治上有一定的地位,但后来辞官归隐。黄公度在林深父去世后,写下了这首悼念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林深父生前辞官归隐和死后安息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诗中“昭代轻辞禄”和“高堂乐击鲜”描绘了林深父辞官后的生活,而“庆馀黄雀报,梦契白鸡年”则带有一定的神秘色彩,可能是对林深父生前美好愿望的寄托。后两句“酹酒生刍外,归魂宿草边”和“伤生耆旧尽,执绋涕潸然”则直接表达了对友人去世的悲痛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友人生前死后的描写,传达了对生命和友情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昭代轻辞禄:在光辉的时代轻易辞去官禄,表达了林深父不慕名利的品格。
  2. 高堂乐击鲜:在尊贵的高堂中享受鲜美的食物,描绘了林深父辞官后的生活。
  3. 庆馀黄雀报:喜庆之余,黄雀来报喜,象征吉祥。
  4. 梦契白鸡年:梦中与白鸡年相契,可能指梦境中的预兆或吉祥之梦。
  5. 酹酒生刍外:在酒和生刍之外祭奠,表达了哀悼之情。
  6. 归魂宿草边:灵魂归宿在草丛边,指死亡后的安息。
  7. 伤生耆旧尽:悲伤的是,老一辈的贤人都已逝去,表达了时光流逝的哀愁。
  8. 执绋涕潸然:扶着丧车,泪水潸然,表达了深切的悲痛。

修辞手法

  • 象征:黄雀报喜、梦契白鸡年,都带有象征意义,增添了诗的神秘色彩。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昭代轻辞禄,高堂乐击鲜”,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生前死后的描写,传达了对生命和友情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深切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雀:象征吉祥,报喜。
  • 白鸡年:可能指吉祥之年,梦中相契,带有神秘色彩。
  • 生刍:祭奠时放的草,象征哀悼。
  • 宿草:草丛边,象征死亡后的安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昭代轻辞禄”表达了什么意思? A. 在光辉的时代轻易辞去官禄 B. 在光辉的时代努力争取官禄 C. 在光辉的时代享受官禄 D. 在光辉的时代放弃官禄

  2. “庆馀黄雀报”中的“黄雀”象征什么? A. 悲伤 B. 吉祥 C. 忧愁 D. 失望

  3. “梦契白鸡年”可能指什么? A. 梦境中的预兆 B. 白鸡年的噩梦 C. 白鸡年的现实 D. 白鸡年的遗忘

  4. “伤生耆旧尽”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愤怒 C. 悲伤 D. 平静

答案

  1. A
  2. B
  3. A
  4.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悼念亡妻,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
  • 杜甫《梦李白二首》:悼念好友李白,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诗词对比

  • 黄公度的《挽林惠州深父二首》与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都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但黄公度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而苏轼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亡妻的怀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黄公度的多首诗作,对宋诗有深入的解读。
  • 《黄公度诗集》:收录了黄公度的全部诗作,是研究黄公度诗歌的重要资料。

通过以上内容,用户可以全面了解黄公度的《挽林惠州深父二首》,包括原文、翻译、注释、背景、鉴赏、解析、意象分析、互动学习、比较与延伸以及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