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陈夫人卓氏二首》

时间: 2025-02-04 15:32:01

苹藻洁羞遗训在,芝兰奕叶庆源赊。

何人诔德须千字,他日冢傍应万家。

秋风摧谢忘忧草,古木悲啼反哺鸦。

犹忆升堂初跪拜,依然象服俨笄珈。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挽陈夫人卓氏二首 黄公度 〔宋代〕

苹藻洁羞遗训在,芝兰奕叶庆源赊。 何人诔德须千字,他日冢傍应万家。 秋风摧谢忘忧草,古木悲啼反哺鸦。 犹忆升堂初跪拜,依然象服俨笄珈。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是黄公度为悼念陈夫人卓氏而作的两首挽诗之一。诗中表达了对卓氏的敬仰和哀悼之情。首句提到卓氏的清白和美德如同苹藻一样纯洁,她的教诲如同芝兰一样传承久远。第二句想象未来会有很多人来纪念她的美德,她的墓旁将会聚集成千上万的人。第三句描绘了秋风中凋零的忘忧草和古树上悲啼的反哺鸦,象征着卓氏的逝去和人们的哀伤。最后一句回忆了初次见到卓氏时的情景,她的形象依然庄重而美好。

注释:

字词注释:

  • 苹藻:比喻清白、纯洁。
  • 洁羞:指清白无瑕。
  • 遗训:留下的教诲。
  • 芝兰:比喻美好的品德。
  • 奕叶:传承久远。
  • 庆源:美好的源头。
  • 诔德:赞美德行。
  • 冢傍:墓旁。
  • 忘忧草:一种植物,象征忘却忧愁。
  • 反哺鸦:指孝顺的乌鸦。
  • 升堂:进入厅堂。
  • 象服:庄重的服饰。
  • 俨笄珈:整齐的发饰,形容庄重。

典故解析:

  • 苹藻、芝兰:古代常用来比喻品德高尚的人。
  • 反哺鸦:出自《诗经》,比喻孝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公度(1049-1103),字公度,号东篱,北宋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也有不少悼亡诗。这首诗是他在卓氏去世后所作,表达了对卓氏的深切哀悼和敬仰。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卓氏去世后所作,黄公度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卓氏的敬仰和哀悼之情,同时也展现了卓氏的美德和影响。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卓氏美德的赞美和对逝去的哀悼,展现了卓氏的高尚品质和深远影响。诗中运用了苹藻、芝兰等意象来比喻卓氏的清白和美德,通过反哺鸦和忘忧草的描绘,增强了诗歌的哀伤氛围。最后两句回忆了初次见到卓氏的情景,使得卓氏的形象更加鲜活和庄重。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挽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苹藻洁羞遗训在:苹藻比喻卓氏的清白和纯洁,遗训指她留下的教诲。
  2. 芝兰奕叶庆源赊:芝兰比喻卓氏的美德,奕叶表示这些美德传承久远。
  3. 何人诔德须千字:诔德指赞美德行,这里想象未来会有很多人来赞美她的美德。
  4. 他日冢傍应万家:想象她的墓旁将会聚集成千上万的人,表达她的影响之大。
  5. 秋风摧谢忘忧草:秋风中凋零的忘忧草象征卓氏的逝去。
  6. 古木悲啼反哺鸦:古树上悲啼的反哺鸦象征人们的哀伤。
  7. 犹忆升堂初跪拜:回忆初次见到卓氏时的情景。
  8. 依然象服俨笄珈:卓氏的形象依然庄重而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苹藻、芝兰比喻卓氏的清白和美德。
  • 拟人:反哺鸦的悲啼象征人们的哀伤。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苹藻洁羞”与“芝兰奕叶”。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卓氏美德的赞美和对逝去的哀悼,展现了卓氏的高尚品质和深远影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苹藻:清白、纯洁。
  • 芝兰:美好的品德。
  • 忘忧草:忘却忧愁,象征逝去。
  • 反哺鸦:孝顺,象征哀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苹藻洁羞”比喻的是什么? A. 清白无瑕 B. 美好品德 C. 深远影响 D. 庄重形象

  2. “芝兰奕叶”中的“奕叶”指的是什么? A. 传承久远 B. 美好源头 C. 清白无瑕 D. 庄重形象

  3. 诗中“反哺鸦”象征什么? A. 孝顺 B. 哀伤 C. 逝去 D. 清白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悼念亡妻的词,情感深挚。
  • 杜甫《石壕吏》:通过描写石壕吏的遭遇,表达对社会现实的关怀。

诗词对比:

  • 黄公度的《挽陈夫人卓氏二首》与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都是悼亡诗,但黄公度的诗更注重对逝者美德的赞美,而苏轼的词则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黄公度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风。
  • 《宋词三百首》:收录了苏轼的多首词作,可以对比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