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木芙蓉
作者: 吴孔嘉 〔明代〕
半临秋水照新妆,
澹静丰神冷艳裳。
堪与菊英称晚节,
爱他含雨拒清霜。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秋水映照下的木芙蓉,花朵如同新妆般美丽,清淡而静谧,展现出优雅的风采。它的美丽可以与菊花相提并论,象征着坚贞的品格,尽管经历雨露的洗礼,却不畏霜寒,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注释:
- 木芙蓉:一种植物,花色鲜艳,常用于描绘美丽的女性。
- 半临秋水:意为水面映照,秋水暗指时节的变迁,寓意清冷宁静。
- 冷艳裳:形容花朵的美丽,但又透着一丝冷清的气质。
- 菊英:菊花的英华,象征高洁的品格,常作为晚节的象征。
- 含雨拒清霜:意指花朵经历了雨水的滋润,却不畏霜寒的侵袭,寓意坚韧不拔的精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孔嘉,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色,常以花草树木为题材,体现出对自然的深刻观察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创作背景:
《木芙蓉》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诗人借助花的形象表达了对坚韧品格的钦佩,寄托了对美好品德的向往。
诗歌鉴赏:
《木芙蓉》是一首生动而富有美感的诗作,通过对木芙蓉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细腻观察和对品格高洁的赞美。全诗以“半临秋水”开篇,秋水的清凉映衬出木芙蓉的“新妆”,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接着通过“澹静丰神冷艳裳”描绘了木芙蓉的外在美,以及它那份冷清的气质,似乎在暗示着一种内在的坚韧与高洁。
第三句“堪与菊英称晚节”更是将木芙蓉与菊花相提并论,菊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和坚贞,暗示木芙蓉同样拥有这样的品格。最后一句“爱他含雨拒清霜”则传达了花朵在经历风雨洗礼后的坚韧,表现出一种不畏艰难、坚持自我的精神。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花的赞美,更是对品德的礼赞,体现了诗人对美好品质的向往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半临秋水照新妆:秋水微波荡漾,映照出木芙蓉的美丽,意象清新,展现出一种幽静的气氛。
- 澹静丰神冷艳裳:花朵的姿态优雅而冷艳,给人一种高洁而不张扬的感觉。
- 堪与菊英称晚节:将木芙蓉与菊花相提并论,强调其品德的坚韧与高尚。
- 爱他含雨拒清霜:经历风雨洗礼后,依然不畏霜寒,象征着生命的顽强。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与“新妆”相比较,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木芙蓉的美丽。
- 对仗:如“含雨拒清霜”,形成了音韵的和谐,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写木芙蓉的外在之美与内在品质,表达了对坚韧不拔、清高脱俗的品德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美与品德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木芙蓉:象征美丽、坚韧,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品德的赞美。
- 秋水:象征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变迁,反映出一种清冷的美感。
- 菊花:象征高洁与坚贞,传达出诗人对品格的尊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菊英”象征什么?
- A. 美丽
- B. 高洁
- C. 坚韧
-
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描绘自然
- B. 赞美品德
- C. 表达情感
-
“半临秋水”中的“半”字有什么含义?
- A. 一半的
- B. 某种状态
- C. 暗示时间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杜甫
- 《菊花》:元稹
诗词对比:
《木芙蓉》与《秋夕》的对比,前者侧重于描绘花的美丽与品格,后者则表达了对秋夜的惆怅与感伤。两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吴孔嘉研究》
- 《中国古典文学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