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时间: 2025-04-27 17:04:46

小阁沉沉闭麝烟,楝花风过画帘前。

弄晴弱柳垂金缕,贴水新荷撒翠钱。

闲伫久,只耽眠,愁怀懒托十三弦。

困人天气无聊景,风送残红落枕边。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鹧鸪天

作者: 冯恺章 〔明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小阁沉沉闭麝烟,
楝花风过画帘前。
弄晴弱柳垂金缕,
贴水新荷撒翠钱。
闲伫久,只耽眠,
愁怀懒托十三弦。
困人天气无聊景,
风送残红落枕边。

白话文翻译:

小阁楼幽静地闭着,散发着麝香的烟雾,
楝花的清风轻轻掠过画帘前面。
阳光明媚,柔弱的柳枝垂下金色的丝线,
水边的新荷叶像撒下的翠绿的钱币。
我悠闲地驻足久候,只想沉迷于睡眠,
愁苦的心情懒得诉说,哪怕弹奏十三弦的琴。
这令人困倦的天气,景色乏味,
微风送来残红的花瓣,飘落在枕边。

注释:

  • 麝烟:麝香的烟,指香气。
  • 楝花:楝树的花,常象征美丽。
  • 金缕:用金色丝线形容柳条,象征柔美。
  • 新荷:指刚长出的荷叶,象征青春和生机。
  • 十三弦:古琴的一种,象征音乐和情感的表达。

典故解析:

  • 鹧鸪天:原为词牌名,常用来表达离愁别绪,冯恺章在此借用,表达内心的愁苦与忧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冯恺章,明代诗人,所作诗词多描写自然风光和个人情感,风格细腻,常富有情感色彩。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描写小阁的宁静与内心的愁苦,反映了个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

诗歌鉴赏:

《鹧鸪天》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小阁的宁静与诗人内心的愁苦。开头两句,诗人描绘了一个沉静的环境,麝烟弥漫,给人一种幽静的感觉,仿佛时间在这里停滞。接着,清风拂过,花香四溢,营造出一种淡雅的气氛。但随着诗歌的深入,诗人的内心愁苦逐渐显露,闲伫的时光中,愁怀无法排遣,深感无聊与困倦。最后,微风送来的花瓣落在枕边,象征着流逝的时间与无法挽回的情感。整首诗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绘,又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形成了一种幽静而又愁苦的氛围,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小阁沉沉闭麝烟:描述小阁楼幽静的环境。
  2. 楝花风过画帘前:描绘春风与花香的交织。
  3. 弄晴弱柳垂金缕:描写阳光下的柳枝柔美。
  4. 贴水新荷撒翠钱:用荷叶的绿意比喻青春。
  5. 闲伫久,只耽眠:表现诗人对安逸生活的向往。
  6. 愁怀懒托十三弦:愁苦心情无法通过音乐表达。
  7. 困人天气无聊景:感叹无聊的天气与景色。
  8. 风送残红落枕边: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交融。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柳条比作金缕,形象生动。
  • 拟人:风送残红,赋予风以人的动作。
  • 对仗:上下句对称,增强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内心愁苦的交织,反映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对现实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小阁:象征宁静与隐秘的自我空间。
  • 楝花:象征美好与柔情。
  • :象征柔情与生命的脆弱。
  • :象征纯洁与青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十三弦”指的是什么乐器?

    • A. 琵琶
    • B. 古琴
    • C. 二胡
    • D. 笛子
  2. 填空题:诗歌中“小阁沉沉闭__”,填入适当的字词。

  3. 判断题:这首诗主要描写的是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对/错)

答案:

  1. B. 古琴
  2. 麝烟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描写了愁苦心情,展现女性细腻的情感。
  • 苏轼《水调歌头》:通过饮酒抒怀,表达对人生的感慨与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