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其六 鬻画》

时间: 2025-01-22 13:22:08

鬻画犹能活一身。

读书岂可慰群亲。

客来远近偏思睡,情判真虚只据贫。

安排好,过黄昏。

欲浇薄酒梦无痕。

嫦娥不耐天风冷,淡抹云膏笑敛唇。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鬻画犹能活一身。
读书岂可慰群亲。
客来远近偏思睡,
情判真虚只据贫。
安排好,过黄昏。
欲浇薄酒梦无痕。
嫦娥不耐天风冷,
淡抹云膏笑敛唇。

白话文翻译

卖画的人也能养活自己,但读书又怎能安慰那些家人呢?客人们不论远近总是想要休息,而情感的真伪却只凭贫穷来判断。安排好一切,度过黄昏时分,想要一口薄酒,却留下梦境无痕。嫦娥耐不住天风的寒冷,淡淡涂抹云膏,微笑着收敛了唇。

注释

  • 鬻画:卖画,指以绘画为生。
  • 慰群亲:安慰众多亲人,表达对家庭的责任感。
  • 情判真虚:情感的真假由贫穷来判断。
  • 薄酒:指淡薄的酒,象征简单的生活。
  • 嫦娥:中国神话中的月宫仙女,象征美丽与孤独。
  • 云膏:比喻轻薄的涂抹物,象征柔和与轻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绮,出生于当代,是一位以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而著称的诗人。她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生活的观察和对人性的探讨。

创作背景

《鹧鸪天 其六 鬻画》是在诗人个人经历与当代社会背景交织的情况下创作而成。诗中透出对生计、情感及家庭责任的深思,体现了当代人对生活的无奈与思索。

诗歌鉴赏

这首《鹧鸪天 其六 鬻画》通过对“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开篇即以“鬻画犹能活一身”引入,将卖画这一职业与生存联系在一起,隐含了对艺术生存状态的思考。接下来的“读书岂可慰群亲”则表达了对教育和知识的质疑,暗示读书并不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随后,诗人描绘了客人来访的情景,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在疲惫与休息之间的矛盾。

诗的后半部分,提到“安排好,过黄昏”,暗示生活的无常与对未来的期待。薄酒和梦无痕的意象,似乎在表现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却又无奈于现实的困惑。最后以嫦娥的形象收尾,既展现了美丽的孤独,也隐喻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深刻体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鬻画犹能活一身:指依靠画作生存的艰辛与不易。
  2. 读书岂可慰群亲:探讨读书的价值,强调现实生活的重压。
  3. 客来远近偏思睡:描绘客人来访的情境,带出一种疲惫感。
  4. 情判真虚只据贫:感情的真实性与贫穷的关联,揭示社会现实。
  5. 安排好,过黄昏:生活的安排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6. 欲浇薄酒梦无痕:想要简单的快乐,却难以实现。
  7. 嫦娥不耐天风冷:用嫦娥的形象象征孤独与美丽的悲哀。
  8. 淡抹云膏笑敛唇:表现一种隐忍与优雅的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嫦娥”与“云膏”描绘情感的细腻与复杂。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在探讨生存与情感之间的矛盾,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对理想的追求,体现出一种深刻的哲思与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 鬻画:象征艺术与生存的矛盾。
  • 黄昏: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嫦娥:象征美丽、孤独与理想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职业是什么?

    • A. 卖画
    • B. 写书
    • C. 旅游
    • D. 农业
  2. 填空题:诗中提到“嫦娥不耐天风冷”,表达了____的情感。

  3. 判断题:诗中的“薄酒”象征着奢华的生活。(对/错)

答案

  1. A
  2. 孤独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反映现实困境与情感的诗作。
  • 李白的《月下独酌》:表现孤独与理想的追求。

诗词对比

黄绮的《鬻画》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均涉及对孤独的思考,但前者更多地关注现实的生存状态,而后者则表现出一种理想化的孤独情怀。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着明显的差异,前者显得更加沉重而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