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徐州,往南京,马上走笔寄子由五首 其三》

时间: 2025-01-11 06:04:17

古汴从西来,迎我向南京。

东流入淮泗,送我东南行。

暂别复还见,依然有馀情。

春雨涨微波,一夜到彭城。

过我黄楼下,朱栏照飞甍。

可怜洪上石,谁听月中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古汴从西来,迎我向南京。
东流入淮泗,送我东南行。
暂别复还见,依然有馀情。
春雨涨微波,一夜到彭城。
过我黄楼下,朱栏照飞甍。
可怜洪上石,谁听月中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我从古都汴京出发,向南京进发的情景。大河东流,淮水与泗水相汇,送我向东南方行去。虽然暂时分别,但再次相见时,情意依旧。春雨滋润着微波,夜间我已抵达彭城。经过我曾经的黄楼,朱栏映照着飞檐高阁。可怜那洪水中的石头,谁能听见它在月光下的声音呢?

注释:

  • 古汴:指古都汴京(今河南开封)。
  • 南京:指今江苏南京,诗人此行的目的地。
  • 淮泗:淮水和泗水,均为长江的支流,象征水的流动和方向。
  • 暂别复还见:暂时分别后再重聚。
  • 春雨涨微波:春雨使水面微微波动,描绘自然情景。
  • 彭城:古代名城,今南京。
  • 黄楼、朱栏、飞甍:描写了古建筑的美丽景观。
  • 洪上石:洪水中的石头,象征坚韧不拔。

典故解析:

  • 彭城:古代著名城市,历史上曾是许多重要事件的发生地。
  • 月中声:可能指月夜的宁静与孤独,反映了诗人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文风格洒脱自然,兼具豪放与细腻,被誉为“千古词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苏轼被贬南京途中,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希望,反映了他在政治风波中的坚韧与乐观。

诗歌鉴赏:

此诗通过描写旅途中的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展现了诗人在离开故土后的复杂心情。开头两句以“古汴”与“南京”相对,形成强烈的空间对比,暗示着诗人的心灵旅程。接着,诗人描绘了水流的东去,象征着时间与生命的流逝。在“暂别复还见”之句中,诗人表达了对未来重聚的期待,情感细腻而深厚。

春雨与波浪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诗人内心的柔软。末尾的“谁听月中声”则充满了哲理的思考,月下的孤寂声响,似乎在提醒诗人要珍惜每一个瞬间。整首诗在抒情的同时,融入了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优雅的氛围,体现了苏轼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古汴从西来,迎我向南京:古都汴京在西,迎接我走向南京,暗示旅途的开始。
  2. 东流入淮泗,送我东南行:大河流向东南,象征着诗人向前行进的方向。
  3. 暂别复还见,依然有馀情:虽然短暂离别,再次见面时情意依旧。
  4. 春雨涨微波,一夜到彭城:春雨使水面波动,我一夜之间便抵达彭城。
  5. 过我黄楼下,朱栏照飞甍:经过曾经的黄楼,朱栏映照着古建筑的飞檐。
  6. 可怜洪上石,谁听月中声:可怜那洪水中的石头,谁能听见它在月光下发出的声音。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流与人生旅途相联系。
  • 对仗:如“古汴”与“南京”,形成鲜明对比。
  • 拟人: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如“谁听月中声”。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与对未来的期盼,展现了苏轼在逆境中保持乐观的精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古汴:故乡与历史感。
  • 南京:目标与希望。
  • 春雨:生命与滋润。
  • 黄楼、朱栏:人文景观,象征着情感的寄托。
  • 月中声:孤独与沉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古汴”指的是哪个城市?

    • A. 南京
    • B. 汴京
    • C. 彭城
    • D. 淮安
  2. “春雨涨微波”中“涨”字的意思是:

    • A. 变干
    • B. 上升
    • C. 增加
    • D. 消失
  3. 诗人通过哪种意象来表现对故乡的思念?

    • A. 水流
    • B. 黄楼
    • C. 朱栏
    • D. 月光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早发白帝城》

诗词对比:

苏轼与杜甫的诗歌都表现了对家国的思念,但苏轼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国家的命运和社会的变迁。

参考资料:

  • 《苏轼诗词选》
  • 《宋代文学史》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