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 癸巳晚秋冼玉清教授南归过沪,赋此赠行》

时间: 2025-02-04 16:21:30

正江南秋好,刚把手,数心期。

奈草草劳人,匆匆骊唱,又赋将离。

依稀。

十年前事,甚白云、不绊薜萝衣。

入眼琅玕高馆,光摇翠葆参差。

相知。

长役梦魂飞。

天遣愿无违。

爱徐熙粉本,彝斋雅操,貌出冰姿。

芸帏。

从伊读史,拥皋比、浑未让须眉。

岭表春回特早,料应先寄梅枝。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木兰花慢 癸巳晚秋冼玉清教授南归过沪,赋此赠行
——龙榆生

正江南秋好,刚把手,数心期。
奈草草劳人,匆匆骊唱,又赋将离。
依稀。十年前事,甚白云不绊薜萝衣。
入眼琅玕高馆,光摇翠葆参差。
相知。长役梦魂飞。天遣愿无违。
爱徐熙粉本,彝斋雅操,貌出冰姿。
芸帏。从伊读史,拥皓比浑未让须眉。
岭表春回特早,料应先寄梅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江南秋天的美好景色,表达了对离别的感慨和对往昔的追忆。作者在离别之际,回忆起十年前的往事,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对友人的思念。词中提到的“白云”和“薜萝衣”,象征着轻松自在的生活,而“琅玕高馆”则指的是高雅的环境,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者希望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能够不受时间的影响,期待未来的重聚。最后以“岭表春回特早,料应先寄梅枝”结束,表达了对春的期待和对友人深切的思念。

注释:

  • 草草劳人:形容事情匆忙,劳累的人。
  • 骊唱:指骊歌,古代的一种优美的歌唱。
  • 琅玕高馆:琅玕指的是美玉,高馆即高雅的住所。
  • 长役梦魂飞:意指长久的劳作让人梦魂飞散,极具诗意。
  • 徐熙:指的是徐熙的画作,象征着高雅的艺术。
  • 岭表春回特早:暗指春天的早到,寓意着希望。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龙榆生,近代著名诗人,擅长古典诗词,深受传统文化熏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风貌,情感细腻。
  •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癸巳年晚秋,作者送别冼玉清教授,表达对友人的珍重与不舍,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木兰花慢》以秋天为背景,透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展开了对友情的深切思考。词中不仅有对江南秋日美景的赞美,也蕴含了对往昔岁月的追忆。作者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期盼的情感。尤其是“长役梦魂飞”一句,生动展示了因离别而产生的情感波动,令人感同身受。通过“岭表春回特早”的结尾,暗示着尽管离别,未来的重聚依然值得期待,展现了人际关系中的温暖与坚韧。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正江南秋好,刚把手,数心期。”:描绘江南秋天的美好景色,表达对友人的期盼。
    • “奈草草劳人,匆匆骊唱,又赋将离。”:感慨离别的匆忙和劳累,表达对友人的不舍。
    • “依稀。十年前事,甚白云不绊薜萝衣。”:回忆往事,感叹时光流逝。
    • “入眼琅玕高馆,光摇翠葆参差。”:描绘高雅的环境,寓意美好的生活。
    • “相知。长役梦魂飞。”:强调友谊的珍贵,因离别而产生的情感波动。
    • “岭表春回特早,料应先寄梅枝。”:表达对未来重聚的期待。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白云不绊薜萝衣”,用云和衣物比喻自由与轻松。
    • 对仗:如“光摇翠葆参差”,展现了词人的工整与美感。
  • 主题思想: 这首词着重表达了离别时的惆怅与对友谊的珍视,同时也传达了对未来的希望与期待,展现了人际之间的深厚情感。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江南:象征着美丽、柔和的自然景色。
    • :代表着成熟与思索的时节。
    • 梅枝:象征着坚韧与希望,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骊唱”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优美的歌唱
      C. 一种舞蹈

    2. 诗中提到的“岭表春回特早”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过去的怀念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对秋天的喜爱

    3. “白云不绊薜萝衣”中的“薜萝衣”象征着什么? A. 自由与轻松
      B. 忧伤与离别
      C. 友谊的珍贵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春望》
  • 诗词对比

    • 李白《月下独酌》与龙榆生的《木兰花慢》都表达了离别的惆怅与对友谊的珍视,但李白更多的是对孤独的反思,而龙榆生则更加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近现代诗词选》
  • 《龙榆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