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
时间: 2025-02-04 15:27:37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木兰花
作者: 乔大壮 〔近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东风起处啼鹃急。新树乱云随意碧。
漫天飞絮有风流,到地残花无气力。
雕阑绕遍秋千拆。照影池波头更白。
而今秪怕醉无乡,自古相传春是客。
白话文翻译:
春风吹起,杜鹃急促地鸣叫。新梢的树影在云间随意摇曳,碧色生辉。
漫天飞舞的柳絮随风而来,落地的残花却无力再展芳华。
雕花的栏杆四处环绕,秋千已经拆卸。池水映照着影子,愈发显得洁白。
如今只怕醉了,也找不到归处,自古以来春天就是个过客。
注释:
- 啼鹃:杜鹃鸟的叫声,常用来象征春天。
- 新树乱云:新生的树木在春风中随意摇摆,表现春天的生机。
- 飞絮:柳树的种子,随风飘散。
- 残花无气力:指花瓣凋落,失去了生机。
- 雕阑:雕刻精美的栏杆。
- 秋千拆:秋千被拆除,象征着春天的欢乐已逝。
- 醉无乡:形容失去归属,沉醉于春天却无处可归。
典故解析:
“春是客”的说法,源于古人的思维,春天来临,万物复苏,但春天并不久留,象征着人生的短暂与无常,表达了人生在世如春般短暂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乔大壮(1870年-1935年),字子华,号白云,江苏人。生于清末,历经民国,致力于诗词创作。他的作品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风格清新脱俗,传递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木兰花》创作于春天的时节,诗人在春意盎然中,感受到生命的流逝与无常。诗中流露出对春天短暂的感慨,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诗歌鉴赏:
《木兰花》以春天为背景,描绘了春日的美景与内心的感受。开篇以“东风起处啼鹃急”引入,瞬间营造出春天的氛围,杜鹃的啼鸣仿佛在催促着春天的到来。接着诗人转向新树与飞絮,展现了春天的生机。然而,随着“到地残花无气力”的描写,诗意逐渐转向,生机与衰败交织,表现了春天的短暂与美丽的无常。最后,诗人感叹自己“秪怕醉无乡”,在醉酒中迷失,感到归属的缺失,表达了对生活的惆怅与对春天流逝的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意象丰富,表现了生命的脆弱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东风起处啼鹃急:春风吹起,杜鹃鸟的鸣叫声急促,暗示春天的到来。
- 新树乱云随意碧:新生的树木在云间随意摇摆,描绘了春天的生机。
- 漫天飞絮有风流:柳絮在空中飞舞,给人以轻盈的感觉。
- 到地残花无气力:残花落地,表现出生命的无力与凋零。
- 雕阑绕遍秋千拆:雕花栏杆四处环绕,秋千已被拆除,暗示欢乐的结束。
- 照影池波头更白:池水映照,波光粼粼,影子愈显洁白。
- 而今秪怕醉无乡:如今惧怕沉醉其中,却无处归属。
- 自古相传春是客:春天自古以来就是过客,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比作客人,表达其短暂性。
- 对仗:如“雕阑绕遍”与“秋千拆”,展现工整美感。
- 拟人:杜鹃的鸣叫被赋予情感,增强了春天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与内心的感慨,表达了对生命短暂与美好事物的珍惜,折射出人生的无常与追求归属的渴望。
意象分析:
- 春风:象征生机与希望。
- 杜鹃:春天的使者,传递着季节的变换。
- 柳絮:代表着轻盈与飘渺,暗示着生命的脆弱。
- 残花:生命的衰败与美好的逝去。
- 池水:象征内心的宁静与思索。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木兰花》的主题是什么?
- A. 春天的生机
- B. 生命的短暂
- C. 对自然的热爱
- D. 归属感的缺失
-
“东风起处啼鹃急”中“啼鹃”指的是哪一种鸟?
- A. 喜鹊
- B. 杜鹃
- C. 麻雀
- D. 燕子
-
诗中提到的“春是客”意味着什么?
- A. 春天总是留不住
- B. 春天是人们的朋友
- C. 春天是美好的季节
- D. 春天很重要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将进酒》:同样描绘了人生的短暂与珍惜当下的主题。
- 《春望》:描述了春天的景象与国家的兴衰,两者都表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以上内容涵盖了对《木兰花》的全面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蕴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