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尹从事懋泛洞庭》

时间: 2025-01-10 19:10:49

平湖一望上连天,林景千寻下洞泉。

忽惊水上光华满,疑是乘舟到日边。

意思解释

和尹从事懋泛洞庭

原文展示:

平湖一望上连天,林景千寻下洞泉。
忽惊水上光华满,疑是乘舟到日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平湖的广阔与湖光山色的美丽。平静的湖面远远延伸,与天空相连;下方的森林景色千姿百态,隐匿着泉水的流淌。忽然间,湖面上闪耀着灿烂的光辉,我怀疑自己是不是乘船来到了日头的边缘。

注释:

  • 平湖: 指平静的湖面。
  • 一望: 一眼望去。
  • 连天: 与天空相接。
  • 林景: 森林的景象。
  • 千寻: 指千变万化的样子。
  • 洞泉: 隐藏的泉水。
  • 忽惊: 突然惊讶。
  • 光华: 光辉和光彩。
  • 疑是: 怀疑是。
  • 乘舟: 乘坐小船。
  • 日边: 太阳的边缘。

典故解析:

本诗虽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乘舟到日边”可以理解为一种理想化的境界,暗指诗人心中向往的美好与自由。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 张说(约698年-765年),字公辅,唐代诗人,官至黄州刺史,作诗以景致见长,风格清新。
  •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张说游览洞庭湖时,描绘了湖光山色的壮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洞庭湖的壮美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切感悟。开头两句,通过“平湖”和“林景”的对比,展现出湖面与森林的和谐美。诗中“平湖一望上连天”一句,形象地表现出湖面与天空的连绵,给人一种辽阔、开阔的视觉感受,仿佛置身于无边的自然中。而“千寻下洞泉”则通过“千寻”的形象,传达出森林的深邃与神秘。后两句则转向情绪的表达,水面上闪耀的光辉让诗人产生了身处理想世界的错觉,传达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也蕴含了诗人内心的哲思与感怀,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平湖一望上连天”:描绘湖面平静,远望天空,形成一种开阔的画面。
    2. “林景千寻下洞泉”:下方森林景色变幻无常,泉水在林中流淌,渲染出幽静之感。
    3. “忽惊水上光华满”:突然间湖面上闪现光辉,令人震惊与惊喜。
    4. “疑是乘舟到日边”:怀疑自己如同乘船到达了太阳的边缘,流露出对美好境界的向往。
  • 修辞手法:

    • 对仗: “平湖”与“林景”,“光华”与“日边”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 “疑是乘舟到日边”是一种比喻,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景象的感受。
  •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情感的细腻。

意象分析:

  • 平湖: 象征宁静与宽广。
  • 林景: 代表自然的变化与神秘。
  • 光华: 象征美好与希望。
  • 日边: 暗示理想境界与诗人向往的生活。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张说
      • C. 杜甫
    2. “平湖一望上连天”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 A. 湖面与天空相连
      • B. 暴风雨的景象
      • C. 花园的美丽
    3. 诗中提到的“光华”指的是什么?
      • A. 星星的光芒
      • B. 湖面上的光辉
      • C. 太阳的光辉

答案: 1-B, 2-A,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早发白帝城》by 李白 -《望庐山瀑布》by 李白

  • 诗词对比:

    • 张说的《和尹从事懋泛洞庭》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都描绘了自然景观,但张说更侧重于湖光的宁静,而李白则表达了旅途的急迫与壮丽。两者在风格与情感上各有千秋,展示了不同的自然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