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行观星》
时间: 2025-01-11 05:48:0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苏轼的《夜行观星》
天高夜气严,列宿森就位。
大星光相射,小星闹若沸。
天人不相干,嗟彼本何事。
世俗强指摘,一一立名字。
南箕与北斗,乃是家人器。
天亦岂有之,无乃遂自谓。
迫观知何如,远想偶有以。
茫茫不可晓,使我长叹喟。
白话文翻译:
夜空高远,寒气逼人,星宿在天空中整齐排列。
明亮的大星相互辉映,微小的星星则像热水在翻滚。
人和天体之间并没有什么关系,唉,这些星星本是何事?
世俗的人们强行给星星命名,一个个都立下名字。
南斗和北斗,都是家里的器具。
天上难道真有这些吗?不就是自说自话吗?
仔细观察会知道什么呢,远远的想象偶尔会有点启发。
茫茫无边让人难以理解,令我长叹不已。
注释:
- 天高夜气严:形容夜空高远而寒冷。
- 列宿森就位:星宿整齐排列。
- 大星光相射:大星光芒交相辉映。
- 小星闹若沸:小星星闪烁,仿佛沸腾一般。
- 世俗强指摘:世俗的人强行对星辰进行指摘和命名。
- 南箕与北斗:南斗星和北斗星,传统上被视为重要星宿。
- 迫观知何如:近距离观察又能知道什么呢?
- 茫茫不可晓:对于浩瀚星空的理解是模糊不清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作品涵盖诗、词、散文等多个领域,风格洒脱自然,擅长抒发个人情感和思考。
创作背景:
《夜行观星》创作于苏轼的晚年,反映了他对自然的深刻思考和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探讨。这首诗作在一个清冷的夜晚,苏轼仰望星空,感受到世俗对星星的命名与自己对宇宙的思索之间的矛盾,表达了他对生命和存在的感慨。
诗歌鉴赏:
《夜行观星》是一首充满哲思的诗作,诗中通过对夜空星辰的描绘,引发了作者对人与自然、人与宇宙关系的深刻思考。诗的开篇以“天高夜气严”设定了一个冷峻的背景,突显了夜的寂静和广阔。接着,通过对大星与小星的描写,苏轼展现了星空的浩瀚与多样,尤其是“小星闹若沸”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星星的活泼与生动。
在进一步的思考中,诗人提出了对“世俗强指摘”的质疑,批判了人们对星星强行命名的行为,反映了他对人类自我中心主义的反思。“南箕与北斗,乃是家人器”一句,不仅展现了星辰的亲切感,也暗示了人与宇宙之间的微妙关系。最后,诗人通过“茫茫不可晓”总结了对宇宙的无奈和对自身渺小的叹息,表现了他在面对浩瀚星空时的孤独与感慨。
整首诗充满了对宇宙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思考,展示了苏轼深邃的哲学思维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天高夜气严:描绘出夜空的高远和寒冷,设定了诗的氛围。
- 列宿森就位:星辰整齐排列,表现出宇宙的秩序和浩瀚。
- 大星光相射,小星闹若沸:对比大星和小星,突出星空的多样性与活力。
- 天人不相干:人和天体之间的关系是疏离的。
- 嗟彼本何事:对星星本质的疑问,表现出思考的深度。
- 世俗强指摘:批判世俗对事物的命名和解读。
- 一一立名字:强调命名的繁琐与无意义。
- 南箕与北斗:代表重要的星宿,暗示传统文化的影响。
- 乃是家人器:星星的亲切感,表现出人对自然的依赖。
- 天亦岂有之:质疑天上是否真的有这些星星。
- 无乃遂自谓:自我安慰的意味,表达孤独感。
- 迫观知何如:近距离观察星空,思考其意义。
- 远想偶有以:对遥远事物的思索,偶尔能有所领悟。
- 茫茫不可晓:浩瀚星空让人迷茫,难以理解。
- 使我长叹喟:表达内心的无奈与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小星“闹若沸”,将星星的闪烁比作沸腾,生动形象。
- 对仗:如“南箕与北斗”对称,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反问:通过反问强调对宇宙本质的思考,增加了哲理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宇宙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思考,诗人通过对星空的描绘,揭示了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世俗命名行为的质疑,展现出一种对存在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星辰:象征宇宙的浩瀚与人类的渺小。
- 夜空:代表神秘和无尽的思考。
- 寒冷:暗示孤独与寂静。
- 南斗和北斗:传统文化中重要的星宿,象征方向和归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南箕与北斗”分别代表什么? A. 重要的地理位置
B. 重要的星座
C. 重要的历史事件
D. 重要的文学作品 -
诗中“大星光相射,小星闹若沸”所表达的意象是什么? A. 星星的安静
B. 星空的活跃
C. 星星的孤独
D. 星星的沉重 -
“世俗强指摘”反映了什么样的态度? A. 对自然的敬畏
B. 对命名的反感
C. 对人类的自信
D. 对生命的赞美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李白《静夜思》:描绘了夜晚对思乡情感的表达,展现了个人情感的内向。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在夜晚中思考,但更多的是对家人的思念和对社会现实的关切。
通过这些比较,可以看出虽然都是夜晚的描写,但苏轼的《夜行观星》更侧重于对宇宙和存在的思考,而李白与杜甫则更关注个人情感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参考资料:
- 《苏轼诗文集》
- 《宋代诗歌研究》
- 《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