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宿泗间见徐州张天骥次旧韵》
时间: 2025-01-11 08:04:5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二年三蹑过淮舟,
款段还逢马少游。
无事不妨长好饮,
著书自要且穷愁。
孤松早偃元非病,
倦鸟虽还岂是休。
更欲河边几来往,
只今霜雪已蒙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写道:我在过去的两年里,三次乘船经过淮河,今天又偶然遇到了马少游。闲着没事,不妨痛痛快快地喝酒,写书也只是为了消愁。孤独的松树早已倾斜,这并不是因为生病;疲惫的鸟儿虽然回来了,但难道真的能休息吗?我更想在河边多来几次,但现在已经满头霜雪。
注释:
- 蹑:轻声走,形容乘船时的轻松安静。
- 款段:指悠闲地停留或相遇。
- 马少游:指马致远,字千里,号少游,著名的戏曲作家。
- 穷愁:指用写作来消解内心的愁苦。
- 孤松:指孤独的松树,象征孤独的境遇。
- 倦鸟:比喻疲惫的鸟,暗示人们的疲惫和无奈。
- 霜雪:象征年纪的增长和时光的流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擅长诗、词、文,风格多样,融汇古今,具有很高的文学成就。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苏轼的晚年,表达了他在岁月流逝中对人生的感慨与反思。他常常在旅行中感受到时光的流逝与孤独,借酒消愁的情绪在此诗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诗歌鉴赏:
苏轼的《行宿泗间见徐州张天骥次旧韵》是一首描写个人情感和环境的诗作。诗的开头,诗人以“二年三蹑过淮舟”引入,描绘了他在淮河旅行的经历,这不仅是一种人文的记录,更传达出他对生活的细腻观察。诗中提到与友人马少游的相遇,表现了友情的珍贵与生活的无常。
“无事不妨长好饮,著书自要且穷愁。”这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生活中孤独与烦恼时的解脱方式。酒与书成为了诗人对抗愁苦的良药,显示出他对生活的豁达态度。在接下来的句子中,诗人通过“孤松”和“倦鸟”的意象,呈现出一种孤独感与疲惫感,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
最后两句“更欲河边几来往,只今霜雪已蒙头”则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希望能在河边多停留,享受生活的乐趣,但霜雪已白了他的头,暗示着岁月无情。整首诗在轻松的饮酒场景中,隐含了深沉的孤独与对时光的无奈,体现了苏轼特有的哲学思考和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二年三蹑过淮舟:描述自己过去两年内三次乘船经过淮河,展现了旅途的频繁与单调。
- 款段还逢马少游:与老友相逢,暗示了友谊的珍贵以及对往昔的怀念。
- 无事不妨长好饮:闲暇无事,可以尽情饮酒,表现了一种洒脱和对生活的享受。
- 著书自要且穷愁:写书是为了消愁,暗示了诗人的内心苦闷。
- 孤松早偃元非病:孤独的松树倾斜并不是因为生病,反映了诗人对孤独的理解。
- 倦鸟虽还岂是休:疲惫的鸟儿回归,但不代表真正的休息,暗示生活中的疲惫与无奈。
- 更欲河边几来往:渴望在河边多逗留,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谊的向往。
- 只今霜雪已蒙头:时光流逝,已是满头白发,感慨人生的无常。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孤松与倦鸟比作自身的孤独与疲惫,生动形象地传达了情感。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象征:霜雪象征着岁月的流逝,深刻反映出人生的无情。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个人的旅行经历与内心感受,传达了对友谊的珍惜、对生活的豁达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哲理思考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淮舟:象征着旅途与流动的生活。
- 孤松:象征孤独与坚韧。
- 倦鸟:象征疲惫与归属感。
- 霜雪:象征岁月与人生的无常。
这些意象不仅构成了诗歌的情感基调,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马少游”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 A. 苏轼
- B. 马致远
- C. 李白
-
填空题:诗中提到“无事不妨长好饮”,表达了诗人对__的态度。
-
判断题:诗中“霜雪已蒙头”表达了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对/错)
答案:
- B. 马致远
- 生活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赤壁赋》:苏轼的另一篇经典作品,描写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 《江城子·密州出猎》:同样表现了诗人豪放与细腻的风格。
诗词对比:
- 李白《将进酒》:同样以饮酒为主题,但李白更强调豪情与壮志,而苏轼则更多地表现孤独与思考。
- 杜甫《月夜忆舍弟》:两者都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但杜甫的情感更为沉重。
参考资料:
- 《苏轼诗词全集》
- 《宋代文学概论》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