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九日,夜梦与人论神仙道术,因作一诗八句。既觉,颇记其语,录呈子由弟。后四句不甚明了,今足成之耳》

时间: 2025-01-11 11:06:46

析尘妙质本来空,更积微阳一线功。

照夜一灯长耿耿,闭门千息自濛濛。

养成丹灶无烟火,点尽人间有晕铜。

寄语山神停伎俩,不闻不见我何穷。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十一月九日,夜梦与人论神仙道术,因作一诗八句。既觉,颇记其语,录呈子由弟。后四句不甚明了,今足成之耳

析尘妙质本来空,更积微阳一线功。
照夜一灯长耿耿,闭门千息自濛濛。
养成丹灶无烟火,点尽人间有晕铜。
寄语山神停伎俩,不闻不见我何穷。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主要阐述了道教的思想,表达了作者对神仙道术的思考与追求。
第一句:分析尘世的微妙本质其实是空的,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才能积累起一点微弱的光芒。
第二句:夜晚的灯光常常明亮而持久,门内静谧,似乎每一次呼吸都显得朦胧。
第三句:炼制长生不老药的炉灶没有烟火,象征着一种理想的修炼状态,尽可能消除世间的喧嚣。
第四句:希望山神能够停止那些小把戏,但这山神又是听不见、看不见的,何必再去追求呢?

注释:

  • 析尘: 分析尘世的事物。
  • 妙质: 精妙的本质。
  • 微阳: 微弱的阳光,象征着光明和希望。
  • 长耿耿: 形容灯光长久而明亮。
  • 千息: 形容许多的呼吸声。
  • 丹灶: 炼丹的炉灶,象征道教的修炼。
  • 晕铜: 铜器上泛起的光晕,象征着炼制的成果。
  • 山神: 道教中的神灵,象征自然和灵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及政治家。他的诗风多样,既有豪放,也有婉约,广泛涉及人生哲学和自然美的描绘。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苏轼与友人夜谈神仙道术之际,表达了他对修道和自然的思考,体现了他在道教思想上的追求与理解。

诗歌鉴赏:

这首诗融合了道教的思想,探讨了人世间的本质和修炼的追求。开篇提出“析尘妙质本来空”,引导读者思考世间万物的虚无,体现了道教对世界的独特认识。接着,诗人用“微阳一线功”来形象化修炼的过程,强调修炼者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在看似空洞的尘世中寻得那一线光明。

接下来,诗中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灯光明亮,营造出一种内心安宁的氛围。“闭门千息自濛濛”,不仅表现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也反映了他对安静修行的向往。最后两句则暗含对山神的不屑与超脱,表达了一种不再追求外在神秘力量的态度,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境界。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析尘妙质本来空”:指分析尘世的微妙本质,其实本质上是空的。
    2. “更积微阳一线功”:通过不断的努力,积累微弱的光明和希望。
    3. “照夜一灯长耿耿”:夜晚的灯光明亮,象征着内心的明亮与坚持。
    4. “闭门千息自濛濛”:门内的安静和深思,让人感受到一种朦胧的宁静。
    5. “养成丹灶无烟火”:象征理想的修炼状态,无需世间的喧嚣。
    6. “点尽人间有晕铜”:炼制的成果,在世间显现出一种光辉。
    7. “寄语山神停伎俩”:希望山神不再施展小把戏,暗含对神灵的质疑。
    8. “不闻不见我何穷”:无论神灵如何,诗人内心的追求并不受其影响。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微阳”比喻希望,强调修炼者的努力。
    • 拟人:将山神赋予人性,表现对外在力量的无奈。
    • 对仗: 诗句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道教修炼的探讨,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宁静和精神追求的向往,体现出超然物外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 “尘”:象征世俗繁杂,代表人间的各种烦恼与困扰。
  • “微阳”:象征希望与光明,暗含修炼者对真理与智慧的追求。
  • “灯”:象征内心的明亮与坚持,暗示修炼过程中的信念。
  • “丹灶”:代表道教的修炼,象征追求长生的理想。
  • “山神”:象征自然和灵性,反映道教中的神秘力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析尘妙质本来空”中的“尘”指代什么? A. 世俗
    B. 礼仪
    C. 道理
    D. 自然

  2. “微阳一线功”中“微阳”象征着什么? A. 努力
    B. 光明与希望
    C. 伤痛
    D. 喧嚣

  3. 诗中的“山神”象征着什么? A. 力量
    B. 自然与灵性
    C. 人生
    D. 亲情

答案:1.A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陶渊明的《饮酒》
  • 王维的《终南山》

诗词对比:

  • 苏轼与李白的诗作中都体现了对自然的追求和对人生态度的反思,但苏轼更强调内心的修炼与超然,李白则更为豪放与奔放。两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不同的文化内涵与思想境界。

参考资料:

  • 《苏轼诗文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道教文化与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