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鸿门坂》

时间: 2025-01-11 08:13:07

军门开,鼓如雷,两雄高宴谋臣陪。

手提佩玦睨不语,鸊鹈对舞锋交摧。

居巢老翁不解事,真龙出入无死地。

但劝项王杀刘季,不谏项王杀义帝。

九鼎终归大度人,亚父何曾有奇计。

意思解释

过鸿门坂

作者: 吴仰贤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军门开,鼓如雷,两雄高宴谋臣陪。
手提佩玦睨不语,鸊鹈对舞锋交摧。
居巢老翁不解事,真龙出入无死地。
但劝项王杀刘季,不谏项王杀义帝。
九鼎终归大度人,亚父何曾有奇计。

白话文翻译:

军营的大门打开,鼓声如雷鸣般响亮,两位英雄在盛宴中与谋士们共商大计。
他手中提着佩剑,静静地看着,鸊鹈在水面上翩翩起舞,锋芒相交。
居巢的老翁对此事一无所知,真龙出入自有无死地。
只劝项王杀掉刘季,却不劝项王杀掉义帝。
九鼎终将归于大度之人,亚父何曾有过奇妙的计策呢。

注释:

  • 军门: 军队的门,指军营或战场。
  • 佩玦: 古代的佩剑,象征权力和地位。
  • 鸊鹈: 一种水鸟,象征灵活和机智。
  • 居巢老翁: 比喻对此事无所知的老人。
  • 真龙出入: 比喻有能力和地位的人行事自如。
  • 项王: 指项羽,楚国的领袖。
  • 义帝: 指刘义,汉朝的皇帝。
  • 九鼎: 象征国家的权力和重器,最终归于有德之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仰贤,清代著名诗人,以其豪放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闻名。他的诗作多以历史题材为主,常用古典典故表达对历史人物的思考与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清代,回顾了楚汉战争时期的鸿门宴,反映出对权力斗争与人性复杂的深刻理解。通过描绘历史事件,诗人表达了对英雄气概和智慧的钦佩。

诗歌鉴赏:

《过鸿门坂》是一首充满历史感的古诗,诗中描绘了楚汉争霸时期的关键时刻,展现了权力中心的微妙关系。诗的开头以“军门开,鼓如雷”引入,瞬间营造出紧张的氛围,仿佛让读者置身于历史的洪流之中。接着描写两位英雄高宴谋臣,揭示了权力斗争背后的复杂人性与智慧。

诗中提到“手提佩玦睨不语”,表现出一种深思熟虑的态度,暗示对于未来的选择并非轻率。在“鸊鹈对舞锋交摧”的描绘中,水鸟舞动的形象夹杂着锋利的刀锋,象征着生死之间的冲突和斗争的不可预测性。

而“居巢老翁不解事”则反映出对历史局势的冷静观察,常常有的人并未意识到正在发生的重大变故。随后,诗人提到项王与刘季的抉择,暗示了历史的无情与残酷,以及对于历史人物决策的深刻反思。最后“九鼎终归大度人,亚父何曾有奇计”则是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总结,表达了对真正有德之人最终掌握权力的期望。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深刻的思考与复杂的人性描写,使读者在阅读时不仅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也引发对权力、选择与命运的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军门开,鼓如雷”:开场描绘军营的气氛,鼓声震天,暗示紧张局势。
  • “两雄高宴谋臣陪”:指项羽与刘邦在鸿门宴的盛会,显示权力的聚集。
  • “手提佩玦睨不语”:指项羽手持佩剑,心中深思,显示出冷静的策略。
  • “鸊鹈对舞锋交摧”:水鸟翩舞,象征战争中的生死交锋。
  • “居巢老翁不解事”:比喻无知的人无法理解复杂的局势。
  • “真龙出入无死地”:有能力的人行事自如,暗示历史的主导者。
  • “但劝项王杀刘季”:道义与权力的抉择,反映历史决策的复杂性。
  • “九鼎终归大度人”:象征真正有德的人最终掌握权力。
  • “亚父何曾有奇计”:对历史人物的反思,强调智慧的重要性。

修辞手法:

  • 比喻: “真龙出入”比喻有能力的人,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 “军门开,鼓如雷”形成鲜明的对比,加强了视觉和听觉的冲击。
  • 拟人: “鸊鹈对舞”将鸟类赋予生命,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诗歌探讨了权力斗争中的选择与抉择,体现了历史的无情与复杂,表现出对有德之人的期待及对历史人物智慧的追寻。

意象分析:

  • 军门: 象征战争与权力的中心,代表国家的动荡与不安。
  • 佩玦: 权力的象征,代表英雄的地位与责任。
  • 鸊鹈: 灵活与智慧的象征,暗示战争中的策略与变化。
  • 九鼎: 国家权力与象征,最终归于有德之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军门”指什么?
    A) 皇宫
    B) 军营
    C) 市场
    D) 学校

  2. “鸊鹈对舞”中,鸊鹈的形象象征什么?
    A) 和平
    B) 战斗
    C) 灵活与智慧
    D) 冷漠

  3. “九鼎终归大度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
    A) 只有强者才能掌握权力
    B) 权力最终属于有德之人
    C) 战争将带来幸福
    D) 智慧和勇气无关

答案:

  1. B) 军营
  2. C) 灵活与智慧
  3. B) 权力最终属于有德之人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长恨歌》 by 白居易:探讨爱情与命运的长诗,反映人性与历史的交织。
  • 《赤壁赋》 by 苏轼:描绘历史事件,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对比:

  • 《过鸿门坂》与《长恨歌》: 两者都涉及历史事件,但《过鸿门坂》更侧重于权力斗争的复杂性,而《长恨歌》则强调了爱情的悲剧性。

通过对比,表现出不同主题下的人性思考与历史感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吴仰贤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
  • 《历史中的诗词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