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士行》

时间: 2025-01-11 08:09:22

战鼓惊沙恶天色,猛士虬髯眼前黑。

单于衣锦日行兵,

阵头走马生擒得。

幽并少年不敢轻,虎狼窟里空手行。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战鼓惊沙恶天色,猛士虬髯眼前黑。
单于衣锦日行兵,阵头走马生擒得。
幽并少年不敢轻,虎狼窟里空手行。

白话文翻译:

战鼓声震撼着沙尘,恶劣的天色令人心悸,
猛士面目凶狠,虬髯在风中飘舞,眼前一片黑暗。
单于身穿锦衣,带领军队四处征战,
阵前骑马的勇士们,生擒敌人毫不迟疑。
幽并的年轻人不敢轻举妄动,
在虎狼的巢穴中,他们只能空手而行。

注释:

  • 战鼓:指作战时击鼓,鼓声震撼,预示着战争的来临。
  • 恶天色:形容天气阴沉、恶劣,令人感到不安。
  • 猛士:勇敢的战士,通常拥有威武的形象。
  • 虬髯:指浓密的胡须,象征着男子的刚强和威武。
  • 单于:匈奴的首领,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统称。
  • 衣锦:穿着华丽的衣服,通常用来形容地位尊贵或富裕。
  • 生擒:活捉,指在战斗中抓住敌人。
  • 幽并:指当时的边境地区,常常是战争的前线。
  • 虎狼窟:比喻危险之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廓,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战诗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边塞战争,表现出对勇士的赞美和对战争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猛士行》创作于唐代,正值边疆战事频繁的时期。李廓通过描写战士们的英勇表现,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抗击外敌的号召和士兵们的壮志豪情。

诗歌鉴赏:

《猛士行》是一首充满豪情与气势的边塞诗,生动描绘了战士们在战争中的勇猛与不屈。开篇用“战鼓惊沙恶天色”引入,瞬间营造出紧张、严峻的战争氛围,战鼓声如雷鸣般震撼,沙尘飞扬,似乎在预示着一场激烈的战斗即将来临。接下来的“猛士虬髯眼前黑”则进一步刻画了勇士的形象,面容凶狠,胡须如虬,充满了英雄气概。

“单于衣锦日行兵”一句,描绘了敌方首领的威风与军队的精锐,令人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与紧迫。诗中提到的“阵头走马生擒得”则展现了战士们在战场上的果敢与果断,生擒敌人的场景使人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与英雄的豪情。

最后两句“幽并少年不敢轻,虎狼窟里空手行”则警示年轻人不要轻举妄动,生动地描绘了战争的险恶与无情,表达了对年轻人的关切与劝诫。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边塞英雄的壮丽景象,也反映了战争带来的恐惧与反思,具有深刻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战鼓惊沙恶天色:鼓声震动沙尘,恶劣的天气令人心生畏惧,暗示战斗即将来临。
  • 猛士虬髯眼前黑:描写勇士面容凶狠,给人以压迫感,象征着战斗中的危险。
  • 单于衣锦日行兵:表现敌方首领的奢华与权力,暗示敌军的强大。
  • 阵头走马生擒得:勇士们在战斗中果敢,毫不犹豫地捕捉敌人,展现出战斗的残酷。
  • 幽并少年不敢轻:告诫年轻人要谨慎,反映出战斗的危险。
  • 虎狼窟里空手行:暗示战争的险恶与无情,空手而行意味着处于极度危险之中。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战鼓惊沙”与“恶天色”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用“虎狼窟”比喻战争中的危险,形象生动。
  • 夸张:通过对猛士形象的渲染,突出了战争的激烈与勇士的英勇。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战争的场景与勇士的形象,表现了对抗敌人、捍卫家园的决心与勇气,同时也反映了对战争残酷性的深刻思考,警示人们珍惜和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战鼓:象征战争的来临与紧迫感。
  • 猛士:代表勇敢与力量,象征军人的英雄气概。
  • 单于:敌方首领的象征,代表外敌的威胁。
  • 虎狼窟:象征战争带来的危险与恐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猛士行》的作者是谁?

    • A. 杜甫
    • B. 李白
    • C. 李廓
    • D. 王之涣
  2. 诗中提到的“单于”指的是哪个民族的首领?

    • A. 汉族
    • B. 匈奴
    • C. 藏族
    • D. 满族
  3. “虎狼窟里空手行”中“空手”意味着什么?

    • A. 手无寸铁
    • B. 带着武器
    • C. 勇敢无畏
    • D. 不怕危险

答案

  1. C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出塞》王昌龄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与王昌龄的《出塞》相比,李廓的《猛士行》更注重描绘战士的勇猛与战斗场景,而王昌龄则更多地表达了对边塞生活的感慨与思考。两者都反映了战争的无情与士兵的豪情,但侧重点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唐代边塞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