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富庄驿》
时间: 2025-01-11 14:07:5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树里村墟火几星,炊烟漠漠起岩扃。
暮程车马催人歇,贫女琵琶絮客听。
墙外漏敲孤月落,灯边梦绕万山青。
早眠为怕宵征苦,袱被蒙头唤不醒。
白话文翻译:
在树里村庄的夜空中,星星稀疏地闪烁,炊烟缕缕升起,像是遮住了山门。
傍晚的旅途,马车催促着人们停下,贫苦的女子弹着琵琶,轻声吟唱,吸引着路过的客人。
墙外隐隐传来敲打孤月的声音,灯光下的梦境缠绕着远山的青影。
我早早入睡是为了避免夜间出行的苦楚,但被子盖住了头却叫不醒我。
注释:
- 树里村:指具体的村庄名,代表一个静谧的乡村环境。
- 墟火:指集市上点燃的火光,暗示集市的热闹。
- 炊烟漠漠:形容炊烟升起的模糊状态,给人一种温馨的乡村气息。
- 岩扃:可能是指山门或山口的门,带有一种闭合的意象。
- 贫女琵琶:暗示了当时社会底层女性的艰辛生活。
- 灯边梦绕:描绘了在灯光下的梦境,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袱被:被子的意思,表示对温暖和安宁的渴望。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曹允源,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通常反映出对社会底层生活的关注和对人情世故的细腻观察。
-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一个旅途中,诗人停留在富庄驿,描绘了乡村的夜晚景象,反映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宿富庄驿》是一首生动描绘乡村夜晚景象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思考。诗的开头以“树里村墟火几星”引入,烘托了夜晚的宁静与神秘,星星与炊烟交织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又孤独的气氛。接下来的“暮程车马催人歇”,则将视角转向旅人,表明在这个宁静的环境中,仍然有匆匆赶路的人,表现出生活的无奈与奔波。
诗中“贫女琵琶絮客听”一句,尤为感人,展示了贫穷女子的坚韧与艺术情怀,她弹奏的琵琶声音虽轻柔,却传达出深切的情感。这不仅让人感受到乡村的文化氛围,也让人反思社会的贫富差距。
最后的“早眠为怕宵征苦,袱被蒙头唤不醒”,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夜晚征途的恐惧,也反映了对安宁生活的渴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的叠加,构成了一幅生动的乡村夜晚画卷,传达出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树里村墟火几星:夜空中几颗星星闪烁,村庄里火光点点。
- 炊烟漠漠起岩扃:炊烟轻轻升起,模糊了山口的轮廓。
- 暮程车马催人歇:傍晚的旅途,马车催促行人停下。
- 贫女琵琶絮客听:贫穷女子弹琵琶,轻声吟唱吸引路过的客人。
- 墙外漏敲孤月落:墙外传来敲打孤月的声音,营造出寂静的氛围。
- 灯边梦绕万山青:灯光下的梦境缠绕着远山的轮廓。
- 早眠为怕宵征苦:早早入睡是为了避免夜间出行的辛苦。
- 袱被蒙头唤不醒:被子盖住了头,却无法被唤醒。
-
修辞手法:
- 比喻:炊烟“漠漠”形容其模糊而轻柔,营造出一种柔和的乡村气氛。
- 对仗:如“墙外漏敲孤月落,灯边梦绕万山青”,形成了对称的美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乡村夜晚的宁静与温暖,反映了作者对家乡的眷恋、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社会底层人群的同情与理解。
意象分析:
- 村庄:象征着宁静与温暖的家园,表现出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 星星与炊烟:代表着乡村夜晚的宁静与生活的气息,交织出一种和谐的美感。
- 琵琶:象征着文化与情感,表现出即使在贫穷的环境中,生活仍然富有情趣。
- 梦境: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渴望。
互动学习: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贫女琵琶”主要表达了什么? A. 乡村的富裕
B. 贫穷与艺术的结合
C. 夜晚的美丽
D. 旅行的辛苦 -
填空题:诗的最后一句“袱被蒙头呼不醒”表达了诗人对__的渴望。
-
判断题:诗中的“墙外漏敲孤月落”描绘的是一种孤独的情感。 (对/错)
答案:
- B
- 安宁生活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情感。
- 《月夜忆舍弟》杜甫:反映了夜晚思念亲人的情感。
-
诗词对比:
- 比较《宿富庄驿》和《静夜思》,两者都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但前者更侧重于乡村的生活气息,而后者则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作品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