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程给事越州》

时间: 2025-04-27 10:49:21

雍容青琐汉儒臣,出牧东南七郡民。

秘府内分龙节贵,故乡朝看锦衣新。

湖山动色迎诗老,牛酒均欢慰路人。

岂愧能名循吏后,应留美化大江滨。

相逢日下黄门省。

回首风前画鷁津。

未省行春周泽国,即听鸣玉上枫宸。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程给事越州
范育 〔宋代〕

雍容青琐汉儒臣,
出牧东南七郡民。
秘府内分龙节贵,
故乡朝看锦衣新。
湖山动色迎诗老,
牛酒均欢慰路人。
岂愧能名循吏后,
应留美化大江滨。
相逢日下黄门省,
回首风前画鷁津。
未省行春周泽国,
即听鸣玉上枫宸。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程给事去越州的情景,表达了诗人的惜别之情。诗中提到,程给事是一位雍容华贵的汉族儒士,出任东南地区的七郡官员。他在秘密的朝廷中分配着重要的龙节符号,回乡时穿着华丽的新衣服。湖光山色映衬着他的文学风采,牛酒相伴,欢庆的气氛让路人倍感温暖。作为一位循吏,他的名声并不逊色于前人,希望他能在大江边留下美好的事迹。诗人回忆起在黄门省相遇的日子,转过身去,看到风前的画舫轻轻摇曳。虽然未曾想到春天的周泽国,但听到的是玉鸣声响起的枫宸。

注释

  • 雍容:形容仪态从容、气度优雅。
  • 青琐:青色的琐饰,形容优雅的装扮。
  • 龙节:古代象征权威的节符。
  • 锦衣:华丽的衣服,象征地位和荣华。
  • 牛酒:指宴请的美食和酒水。
  • 循吏:指遵循法度的官吏。
  • 黄门:古代官职名,负责掌管宫廷内务。
  • 枫宸:指枫树和宫殿,寓意春天的景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育,字子和,号景舫,宋代诗人,以其清新高雅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多描写山水、田园生活,情感细腻,常流露出对友人的深切眷恋。范育的作品常常蕴含着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范育送别友人程给事的时候,表达了对友人的祝愿和不舍。程给事即将赴越州任职,作为朋友的范育在此时写下这首诗,以示对友人的支持和对未来的期许。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开篇描绘了程给事的儒雅风范,展现出他作为汉族士人的风采。诗人通过“雍容青琐”体现出程给事的高贵身份,随后描绘了他出任东南七郡的情景,暗示着他在政治舞台上的重要性。接下来的描写将重点转向程给事的内心世界,表达了他在故乡与人们欢聚的温暖情感。

诗中通过“湖山动色迎诗老”,展示了自然景色与人文气息的融合,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福。透过“牛酒均欢慰路人”,可以感受到离别的悲伤与人们之间的亲密关系。最后的几句则是对未来的展望与无尽的思念,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整首诗情感层次丰富,既有对友人的珍惜,也有对未来的向往,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对人生的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雍容青琐汉儒臣:描写程给事的气质与身份。
  2. 出牧东南七郡民:他担任东南七郡的官员,寓意责任重大。
  3. 秘府内分龙节贵:在朝廷中,他的地位非凡,象征着权力。
  4. 故乡朝看锦衣新:回乡后,程给事的新衣显示了他的荣耀与成就。
  5. 湖山动色迎诗老:自然景色因他的到来而更显生动,诗人自觉与自然共鸣。
  6. 牛酒均欢慰路人:宴席上的欢庆,为路人带来温暖和愉悦。
  7. 岂愧能名循吏后:诗人自问,这样的名声是对前辈的追随。
  8. 应留美化大江滨:期待程给事能在大江边留下佳绩。
  9. 相逢日下黄门省:回忆与程给事相遇的美好时光。
  10. 回首风前画鷁津:描绘那时的景象,怀念之情愈发浓重。
  11. 未省行春周泽国:虽然未曾想到春天的周泽国。
  12. 即听鸣玉上枫宸:听到的是美妙的音乐,象征春天的到来。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湖山动色”比喻自然景色的生动。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如“牛酒均欢”与“慰路人”。
  • 拟人: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使诗意更为浓厚。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对未来的期许,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同时也反映了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思考,表达了离别的忧伤与对美好回忆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湖山:象征自然的美丽与生动。
  • 牛酒:代表友谊与欢聚的氛围。
  • 龙节:象征权力与地位的象征。
  • 锦衣:代表荣华与成就。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层次,也增强了情感的表达,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龙节”象征什么?

    • A. 自然景色
    • B. 权力与地位
    • C. 友情
  2. “牛酒均欢慰路人”这句的意思是?

    • A. 友人离去
    • B. 宴席的欢乐
    • C. 对未来的思考
  3. 诗人通过“湖山动色”表达了什么?

    • A. 自然与人的和谐
    • B. 对友人的怀念
    • C. 对政治的思考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 王维
  • 《送别》 李白

诗词对比

《送友人》王维描绘了友人离别时的情景,情感同样深厚,但更侧重于对友谊的感悟;而《送别》李白则更多体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情感基调较为沉重。这三首诗在题材上有相似之处,但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情感深度与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入门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