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上代人赠别三首》

时间: 2025-01-11 09:58:13

凄音怨乱不成歌,纵使重来奈老何。

泪眼无穷似梅雨,一番匀了一番多。

天上麒麟岂混尘,笼中翡翠不由身。

那知昨夜香闺里,更有偷啼暗别人。

莲子劈开须见臆,楸枰著尽更无期。

破衫却有重逢处,一饭何曾忘却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席上代人赠别三首》
作者:苏轼

凄音怨乱不成歌,纵使重来奈老何。
泪眼无穷似梅雨,一番匀了一番多。
天上麒麟岂混尘,笼中翡翠不由身。
那知昨夜香闺里,更有偷啼暗别人。
莲子劈开须见臆,楸枰著尽更无期。
破衫却有重逢处,一饭何曾忘却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深深感慨。音乐的悲怨无法成曲,纵然再相逢又能如何?泪水如梅雨般无尽,偶尔平静却又更多。天上的麒麟难以与世俗混为一谈,笼中的翡翠也无法自主。一夜之间香闺内,竟然还有偷偷哭泣的人。莲子破开后才能显露内心的真情,而时间的流逝让人无期地等待。即使衣衫褴褛,也依然有重逢的机会,一餐饭的情谊,怎会忘却那些时光?

注释

  • 凄音:悲怨的声音。
  • 梅雨:梅雨季节,指的是连绵不断的雨水,暗喻眼泪。
  • 麒麟:传说中的瑞兽,象征美好与正义。
  • 翡翠:一种美丽的鸟,象征着美好的事物。
  • 香闺:女子的闺房,象征着温柔的情感。
  • 莲子:莲花的种子,象征着纯洁和希望。
  • 楸枰:指的是棋盘,象征着博弈与人生的无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作品兼具豪放与婉约,常以生活中的细节和个人情感为题材,表现出深刻的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是在席上为他人送别时所作,表达了对离别之情的感慨。离别常常伴随着对往昔的回忆与未来的期盼,正是这一情感的体现,让诗作充满了浓厚的感伤。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离别的苦楚和人生的无常。开头以“凄音怨乱不成歌”引入,直接渲染了离别时的愁苦与无奈。接着,诗人用“泪眼无穷似梅雨”比喻泪水的无尽,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悲伤的情感。随着诗句的展开,苏轼将自身的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天上的麒麟与笼中的翡翠,不仅是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也是对自由与束缚的深刻反思。

最后两句“破衫却有重逢处,一饭何曾忘却时”则表现了即使生活清贫,依然有重逢的希望与珍贵的友情。整首诗在悲伤的情感中隐含着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苏轼对友情与离别的独特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凄音怨乱不成歌:悲怨的声音杂乱无章,无法化为动听的歌曲。
  2. 纵使重来奈老何:即使再相逢又能如何呢?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
  3. 泪眼无穷似梅雨:泪水像梅雨一样连绵不绝。
  4. 一番匀了一番多:时而平静,时而又更为悲伤。
  5. 天上麒麟岂混尘:天上的麒麟怎么会与尘世混为一谈?
  6. 笼中翡翠不由身:笼中的翡翠无法自主,暗喻受到束缚。
  7. 那知昨夜香闺里:谁能知道昨夜在香闺中发生的事情。
  8. 更有偷啼暗别人:还有人偷偷哭泣,暗自伤感。
  9. 莲子劈开须见臆:莲子破开后才能显露内心的真实。
  10. 楸枰著尽更无期:棋局的变化让人无期等候。
  11. 破衫却有重逢处:即使衣衫褴褛,仍然有重逢的机会。
  12. 一饭何曾忘却时:一餐饭的情谊,怎会忘却那些时光?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比喻、对比、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比喻如“泪眼无穷似梅雨”,通过自然现象来渲染情感;对比则体现在“天上麒麟”与“笼中翡翠”的对照,暗示自由与束缚的矛盾。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离别的感伤与对友情的珍视。尽管生活中充满了无常与变幻,但人与人之间的情谊仍然是不可磨灭的。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梅雨:象征着无尽的思念与悲伤。
  2. 麒麟:象征着理想与美好,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 翡翠:象征着珍贵的情感,暗示束缚与自由。
  4. 香闺:象征着内心深处的情感与秘密。
  5. 莲子:象征着纯洁与真实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席上代人赠别三首》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苏轼
    • D. 白居易
  2. 诗中的“凄音怨乱不成歌”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愤怒
    • C. 伤感
    • D. 疲惫
  3. “泪眼无穷似梅雨”中的“梅雨”指的是什么?

    • A. 干旱
    • B. 连绵的雨水
    • C. 夏天的阳光
    • D. 秋天的风

答案

  1. C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诗词对比: 与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相比,苏轼在诗中更多地表现了个人的情感与内心的挣扎,而王勃则侧重于对友人前途的展望与祝福,展现了不同的离别情感。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