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前题。慈命代作》
时间: 2025-01-27 03:16:2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临江仙 前题。慈命代作
作者: 邓瑜 〔清代〕
一幅江南春写就,湖光山色分明。
小红桥畔趁新晴。
晓风杨柳岸,好是放船行。
堤外海棠刚睡足,藓痕绿过闲亭。
靓妆初罢怯寒生。
碧桃花径远,刚对数峰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江南春天的美景,湖面清澈,山色分明。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小红桥旁边,人们乘船游玩,享受着清晨的微风和杨柳的摇曳。堤外的海棠花刚刚醒来,绿草覆盖着闲适的亭子。春天的妆容刚刚完成,却又因寒气而略显怯生。远处碧桃花的小径,刚好映衬着几座青山。
注释:
- 江南春:指江南地区的春天,通常被描绘成温暖、明媚的季节。
- 小红桥:江南水乡常见的小桥,象征着优美的景致。
- 晓风:清晨的微风,给人以清新、舒适的感觉。
- 杨柳岸:指杨柳树旁的岸边,常用来描绘春天的景色。
- 海棠:一种花,春天盛开,象征着美丽与柔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邓瑜,清代诗人,善于描绘自然景色,作品多反映江南水乡的生活和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词创作于春天,正值江南水乡的美好季节,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春天的生机与美丽。
诗歌鉴赏:
这首《临江仙》展现了江南春天的独特韵味,词中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开篇即以“湖光山色分明”点明了江南的自然风貌,湖面与山峦的清晰对比展现了春天的生机。接下来的小红桥与新晴的搭配,流露出一种轻松愉悦的生活情趣。
随着描写的深入,词人赋予自然以情感,晓风与杨柳的互动,不仅描绘了春日的温暖,更传达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意象。堤外刚睡足的海棠花,仿佛在渴望阳光的照耀,展现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最后“碧桃花径远,刚对数峰青”的结尾,将整个画面推向远方,表现了一种恬静而又深远的情感。这首词不仅是一幅风景画,更是一首抒情诗,表达了对江南春天的热爱和赞美。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一幅江南春写就,湖光山色分明。”:开篇即描绘出江南春天的美丽景色,湖水与山色的清晰对比。
- “小红桥畔趁新晴。”:提到小红桥,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感,暗示人们在春日的晴空中尽情享受。
- “晓风杨柳岸,好是放船行。”:描绘了微风拂柳的宁静场景,船行其间,增添了生活的气息。
- “堤外海棠刚睡足,藓痕绿过闲亭。”:海棠花刚醒,显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而闲亭则象征了恬静。
- “靓妆初罢怯寒生。”:春天刚刚开始,花儿虽美却因寒气而显得稍显怯弱。
- “碧桃花径远,刚对数峰青。”:结尾远眺,碧桃花的美景与青山相映,构建出一幅美丽的春景图。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湖光山色”、“晓风杨柳”,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自然景色与人情相结合,赋予自然以情感。
- 拟人:如“海棠刚睡足”,使花儿似乎有了生命,增添了诗的生动性。
-
主题思想: 这首诗歌通过对江南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展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情感。
意象分析:
- 江南:代表了温柔、美丽的自然环境。
- 晓风、杨柳:象征春天的温暖与生机。
- 海棠:象征美丽与柔情。
- 碧桃花径:代表春天的希望与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
- A. 夏季
- B. 秋季
- C. 冬季
- D. 春季
-
“晓风杨柳岸”中的“晓风”指的是?
- A. 晚上的风
- B. 清晨的风
- C. 中午的风
- D. 傍晚的风
-
诗中提到的小红桥是用来描绘什么的?
- A. 人们的活动
- B. 自然景色
- C. 社会生活
- D. 诗人的心情
答案:
- D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比较邓瑜的《临江仙》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邓瑜更侧重于春天的生机,而李清照更强调春天的柔情与孤独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