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明月清风无尽岁》

时间: 2025-01-26 05:28:39

明月清风无尽岁,平生老子南楼。

阎闾谈笑说封侯。

谁能知许事,一笑去来休。

旧见辋川图画里,十年孤负欢游。

百金早晚得菟裘。

与君成二老,来往亦风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临江仙·明月清风无尽岁
明月清风无尽岁,平生老子南楼。
阎闾谈笑说封侯。谁能知许事,一笑去来休。
旧见辋川图画里,十年孤负欢游。
百金早晚得菟裘。与君成二老,来往亦风流。

白话文翻译:

明亮的月光和清新的风伴随岁月无尽流转,我这一生在南楼上度过。阎闾在这里谈笑,聊着封侯的事情。谁能知道这些事情,随便笑笑就算了。过去在辋川的画卷中,看到了许多美好的景象,十年来我辜负了欢乐的游玩。即使将来能得到金钱和名利,也不如与君共度晚年,来往之间也能显得风流倜傥。

注释:

  • 明月清风:指明亮的月光和清新的风,象征着宁静和自然的美好。
  • 南楼:指作者所居住的楼阁,代表了他的生活和情感寄托。
  • 阎闾:古代指的是阎罗王的居所,这里可能是代指某个高官或友人。
  • 辋川图画:辋川是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图画指代美丽的自然景观。
  • 菟裘:比喻名利,早晚能够获得的富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好问(1190年-1257年),元代诗人,字仲明,号天池,晚号白云山人,山西太原人。他以词和诗闻名,尤其在词方面成就显著。其作品多表现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临江仙·明月清风无尽岁》创作于元代,反映了作者在经历过人生的风雨后,对于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友谊和自然的珍视。诗中融合了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的变迁,表现了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词通过描绘明月和清风,营造出一种宁静悠远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与对人生的思考。前两句“明月清风无尽岁,平生老子南楼”引发了对人生的回顾,南楼不仅是诗人的居所,也是他内心寄托的象征。在这里,他回望自己的一生,感受到时间的无情与流逝。

接下来的几句则展现了作者与友人之间的轻松交流,虽然谈及的是封侯之事,然而“谁能知许事,一笑去来休”的态度却显得洒脱与淡然,似乎在表达对荣华富贵的无所谓。这种洒脱的态度正是诗人心境的体现,流露出对物质追求的超脱。

最后,诗人回忆起过去的游玩,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期许。尽管“百金早晚得菟裘”,但与君共度的时光才是最珍贵的,展现了对友谊和精神生活的重视。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自然意象的融合,让读者不仅感受到岁月的流逝,也体悟到在这无尽岁月中,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明月清风无尽岁:描绘了自然的景色,暗示着时间的无尽流逝。
  • 平生老子南楼:表达了对自己生活的回顾与对过去时光的珍惜。
  • 阎闾谈笑说封侯:提及友人之间的谈话,反映出对权利与财富的淡然态度。
  • 谁能知许事,一笑去来休:强调对世事的无所谓,表现出洒脱的人生态度。
  • 旧见辋川图画里: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显示出对自然的热爱。
  • 十年孤负欢游:感叹十年来未能尽情享受生活的遗憾。
  • 百金早晚得菟裘:暗示财富的获得,然而并不如友谊珍贵。
  • 与君成二老,来往亦风流:表达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明月清风”和“百金早晚”,展现了词的对称美。
  • 比喻:用“菟裘”比喻名利,强调了人对物质的追求与超脱。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传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自然美的热爱,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表现了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月:象征着纯洁与宁静,代表内心的平和。
  • 清风:象征自由与洒脱,表达人与自然的和谐。
  • 南楼:象征着个人的生活空间与精神寄托。
  • 辋川:象征美好的自然景观,代表诗人对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阎闾”指的是哪个角色? A. 高官
    B. 神话人物
    C. 朋友

  2. “明月清风无尽岁”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财富的追求
    B.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C. 对权力的渴望

  3. 诗中提到的“辋川”主要象征什么? A. 个人成就
    B. 美好的自然景观
    C. 友谊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同样以月亮为主题,展现了对亲情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慨。
  • 《静夜思》: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情感细腻而深沉。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