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头水》

时间: 2025-01-27 03:21:08

从军戍陇头,陇水带沙流。

时观胡骑饮,常为汉国羞。

衅妻成两剑,杀子祀双钩。

顿取楼兰颈,就解郅支裘。

勿令如李广,功多遂不酬。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陇头水
作者: 刘孝威 〔南北朝〕

从军戍陇头,陇水带沙流。
时观胡骑饮,常为汉国羞。
衅妻成两剑,杀子祀双钩。
顿取楼兰颈,就解郅支裘。
勿令如李广,功多遂不酬。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士兵在陇头守边的情景,陇水缓缓流淌,水中带着沙石。偶尔看到胡人的骑兵在水边饮水,这让我感到汉朝的羞耻。为了报仇,我的妻子化作两把利剑,而我的儿子成了祭祀的双钩。若能轻易取下楼兰的首级,就可以换得郅支的皮裘。不要让自己像李广那样,功劳累累却得不到赏赐。

注释:

  • 陇头: 指陇山的边缘,古代边防的一个重要地区。
  • 胡骑: 指北方的胡人骑兵,常常对汉朝构成威胁。
  • : 指因仇怨而造成的分离或伤害。
  • 楼兰: 古代西域的一个国家,常因战争而被提及。
  • 郅支裘: 郅支是古代一个游牧民族的首领,裘是皮衣,这里象征战利品。
  • 李广: 西汉著名的将领,以勇猛著称,但因多次未被朝廷重用而感到委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孝威是南北朝时期的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描写边塞战争,表现了士人对国家的忠诚与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边境频繁遭受攻击。诗中表现了士兵对战争的无奈与对家国的忠诚,同时也流露出对功名与赏赐的不满。

诗歌鉴赏:

《陇头水》是一首饱含深情的边塞诗,通过对士兵戍边生活的描绘,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士人的苦楚。诗的开头以“从军戍陇头”引入,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坚守的氛围,随之而来的“陇水带沙流”则让人感受到自然的无情与士兵的无奈。接下来的“时观胡骑饮,常为汉国羞”,更是表露出士兵对敌人的恐惧与对国家的忧虑。

诗中“衅妻成两剑,杀子祀双钩”,极具悲情,通过夸张的手法展示了战争对家庭的破坏,表现了士人为国捐躯的决心与痛苦。最后的“勿令如李广,功多遂不酬”则是对自己命运的无奈与对历史英雄的惋惜,表明了即使付出过多,依旧可能得不到应有的回报。

整首诗情感深刻,意象鲜明,既有对家国的忠诚,也有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传达出一种强烈的历史责任感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从军戍陇头: 表示自己在边境守卫,展现出士兵的职责与责任感。
  • 陇水带沙流: 描述自然环境,象征边境的荒凉。
  • 时观胡骑饮: 提到敌人,表明时刻面临威胁。
  • 常为汉国羞: 反映士兵对国家的忠诚与自豪感,但又因敌人而感到羞愧。
  • 衅妻成两剑: 以妻子化为武器,表达复仇之心。
  • 杀子祀双钩: 孩子被祭祀,带有强烈的悲剧色彩。
  • 顿取楼兰颈: 立志取得战利品,体现战争的残酷与士人的决心。
  • 就解郅支裘: 战利品的价值,反映出士兵对物质的渴望。
  • 勿令如李广: 警示自己,不要成为未被重用的英雄。

修辞手法:

  • 夸张: “衅妻成两剑”与“杀子祀双钩”表现了极端的情感与抉择。
  • 对仗: 诗句之间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 用“妻”与“子”比拟成武器,表现了士人的痛苦与无奈。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对战争的无奈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蕴含着士人对英雄与功名的渴望与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陇水: 象征边境的荒凉与孤独。
  • 胡骑: 代表外族侵略者,象征战争的威胁。
  • 双剑、双钩: 体现复仇与祭祀的双重含义。
  • 楼兰颈: 战利品,反映士兵的渴望与战争的残酷。
  • 李广: 代表历史英雄,象征功名与命运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陇水带沙流”主要描述了什么?
    A. 自然景观
    B. 战争情景
    C. 家庭生活
    答案: A

  2. “勿令如李广”这句的意思是什么?
    A. 不要成为英雄
    B. 不要被忽视
    C. 不要追求名利
    答案: B

  3. 诗中提到的“胡骑”指代什么?
    A. 汉朝士兵
    B. 外族骑兵
    C. 农民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出塞》 王昌龄
  • 《凉州词》 王翰

诗词对比:
王昌龄的《出塞》同样描绘了边塞的战争,表现了士兵对国家的忠诚与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两首诗在意象和情感上有相似之处,但刘孝威的《陇头水》更强调个人的悲剧命运与对历史的反思。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边塞诗研究》
  • 《南北朝文学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