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平词十首 其三》

时间: 2025-01-11 20:03:17

处处是欢心,时康岁已深。

不同三尺剑,应似五弦琴。

寿笑山犹尽,明嫌日有阴。

何当怜一物,亦遣断愁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升平词十首 其三 薛能 〔唐代〕

处处是欢心,时康岁已深。 不同三尺剑,应似五弦琴。 寿笑山犹尽,明嫌日有阴。 何当怜一物,亦遣断愁吟。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和平繁荣的时代,人们处处感到欢乐,社会安定,岁月深远。诗人认为在这样的时代,人们不应再像战士那样手持三尺剑,而应像弹奏五弦琴那样享受生活。即使山川的寿命终将结束,光明也会嫌弃太阳有时会有阴影。诗人希望人们能够珍惜每一样事物,以此来消除忧愁和吟咏。

注释:

字词注释:

  • 时康岁已深:指时代安定,岁月久远。
  • 三尺剑:指武士的武器,象征战争和冲突。
  • 五弦琴:指音乐,象征和平与文化。
  • 寿笑山犹尽:比喻自然界的寿命终将结束。
  • 明嫌日有阴:光明不喜欢太阳有时会有阴影,比喻完美中总有不足。

典故解析:

  • 三尺剑:古代剑长约三尺,常用来象征武力和战争。
  • 五弦琴:古代乐器,常用来象征文化和艺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薛能是唐代诗人,其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风格多样,既有豪放的边塞诗,也有细腻的田园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一个相对和平繁荣的时期创作的,诗人通过对比战争与和平,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和平时代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安宁生活的渴望。诗中“处处是欢心,时康岁已深”直接表达了和平带来的喜悦和时间的深远。“不同三尺剑,应似五弦琴”则通过对比,强调了和平时期人们应该追求文化艺术而非武力。后两句“寿笑山犹尽,明嫌日有阴”则带有哲理意味,提醒人们即使在完美的和平中也要意识到事物的有限性和不完美。最后,诗人呼吁人们珍惜每一个和平的瞬间,以此来消除内心的忧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处处是欢心,时康岁已深”描绘了和平时代的普遍喜悦和时间的深远。
  • 第二句“不同三尺剑,应似五弦琴”通过对比,强调了和平时期的文化追求。
  • 第三句“寿笑山犹尽,明嫌日有阴”带有哲理意味,提醒人们事物的有限性和不完美。
  • 第四句“何当怜一物,亦遣断愁吟”呼吁人们珍惜和平,消除忧愁。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三尺剑”与“五弦琴”的对比,突出了和平与战争的不同。
  • 比喻:“寿笑山犹尽”比喻自然界的寿命终将结束。
  • 拟人:“明嫌日有阴”赋予光明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和平与珍惜,诗人通过对和平时代的描绘和对战争的反思,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珍惜和平的呼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三尺剑:象征战争和冲突。
  • 五弦琴:象征和平与文化。
  • 寿笑山:象征自然界的寿命。
  • 明嫌日:象征完美的光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三尺剑”象征什么? A. 和平 B. 战争 C. 文化 D. 艺术

  2. 诗中“五弦琴”象征什么? A. 和平 B. 战争 C. 文化 D. 艺术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 A. 对战争的渴望 B. 对和平的珍惜 C. 对文化的追求 D. 对艺术的欣赏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杜甫的《春望》:通过对战乱的描绘,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

诗词对比:

  • 薛能的《升平词十首 其三》与杜甫的《春望》:前者描绘和平,后者描绘战乱,两者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薛能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唐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