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岛》

时间: 2025-01-11 19:51:43

孤岛如江上,诗家犹闭门。

一池分倒影,空舸系荒根。

烟湿高吟石,云生偶坐痕。

登临有新句,公退与谁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孤岛如江上,诗家犹闭门。一池分倒影,空舸系荒根。烟湿高吟石,云生偶坐痕。登临有新句,公退与谁论。

白话文翻译:

孤独的岛屿像在江上,诗人依然闭门不出。一片池水分隔了倒影,空船系在荒凉的树根。烟雾湿润了高声吟咏的石头,云朵生成了偶尔坐过的痕迹。登高远望有了新的诗句,公务退后与谁讨论呢?

注释:

  • 孤岛:指孤独的小岛。
  • 诗家:指诗人。
  • 犹闭门:仍然闭门不出。
  • 一池:一片池水。
  • 倒影:水中倒映的影子。
  • 空舸:空船。
  • 荒根:荒凉的树根。
  • 烟湿:烟雾湿润。
  • 高吟石:高声吟咏的石头。
  • 云生:云朵生成。
  • 偶坐痕:偶尔坐过的痕迹。
  • 登临:登高远望。
  • 新句:新的诗句。
  • 公退:公务退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薛能,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变,既有豪放之作,也有细腻之笔。此诗可能创作于诗人隐居或闲暇之时,表达了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内心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诗人独处时,对周围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感悟,通过描绘孤岛、池水、空船等意象,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孤岛为起点,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孤寂的自然画面。诗人通过“孤岛如江上”的比喻,将孤岛的孤独感与江水的广阔相对比,增强了孤独的氛围。随后的“诗家犹闭门”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独感,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的内省和沉思。诗中的“一池分倒影,空舸系荒根”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细节的敏锐观察。而“烟湿高吟石,云生偶坐痕”则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了自然景物以生命和情感,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和富有诗意。最后两句“登临有新句,公退与谁论”则表达了诗人在孤独中寻找创作灵感的情感,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交流和理解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孤岛如江上:孤岛被比喻为江上的存在,强调了孤岛的孤独和与世隔绝。
  2. 诗家犹闭门:诗人仍然闭门不出,暗示了诗人的内向和沉思。
  3. 一池分倒影:池水分隔了倒影,形成了对称和对比,增强了画面的美感。
  4. 空舸系荒根:空船系在荒凉的树根上,增添了一种荒凉和孤寂的氛围。
  5. 烟湿高吟石:烟雾湿润了高声吟咏的石头,赋予了石头以生命和情感。
  6. 云生偶坐痕:云朵生成了偶尔坐过的痕迹,通过拟人化的手法,使得云朵也具有了人的行为。
  7. 登临有新句:登高远望时有了新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在孤独中寻找创作灵感的情感。
  8. 公退与谁论:公务退后与谁讨论,反映了诗人对交流和理解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孤岛如江上”,将孤岛的孤独感与江水的广阔相对比。
  • 拟人:如“烟湿高吟石”,“云生偶坐痕”,赋予了自然景物以生命和情感。
  • 对仗:如“一池分倒影,空舸系荒根”,形成了对称和对比。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孤独与创作。通过描绘孤岛、池水、空船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在孤独中寻找创作灵感的情感,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交流和理解的渴望。

意象分析:

  • 孤岛:象征孤独和与世隔绝。
  • 池水:象征平静和内省。
  • 空船:象征空虚和孤寂。
  • 高吟石:象征诗人的创作和表达。
  • 云生偶坐痕:象征诗人的存在和行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孤岛如江上”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2. 诗中的“诗家犹闭门”暗示了什么? A. 诗人的外向 B. 诗人的内向 C. 诗人的忙碌 D. 诗人的社交

  3. 诗中的“一池分倒影”形成了什么效果? A. 对比 B. 对称 C. 排比 D. 重复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同样表达了孤独和内省的情感。
  • 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

诗词对比:

  • 薛能的《咏岛》与王维的《鹿柴》:两者都表达了孤独和内省的情感,但薛能的诗更加注重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写。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薛能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解析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