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倍巡官归永乐旧居》
时间: 2025-01-11 21:39:1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李倍巡官归永乐旧居 薛能 〔唐代〕
羡君归去五峰前,往往星河实见仙。 麦垄夏枯成废地,枣枝秋赤近高天。 山泉饮犊流多变,村酒经蚕味可怜。 曾约道门终老住,步虚声里寄闲眠。
白话文翻译:
我羡慕你回到五峰前的家,那里常常能看到星河,仿佛真的能见到仙人。 麦田在夏天枯萎变成了荒地,枣树枝在秋天变红,接近高高的天空。 山泉供小牛饮用,流水多变,村里的酒经过蚕茧酿造,味道令人怜爱。 我们曾约定在道观中终老,在步虚声中寄托闲适的睡眠。
注释:
字词注释:
- 羡君:羡慕你。
- 五峰:指五峰山,具体位置不详,可能为诗人想象中的仙境。
- 星河:银河。
- 实见仙:实际上能看到仙人,形容地方的神秘与美丽。
- 麦垄:麦田的田埂。
- 夏枯:夏天枯萎。
- 废地:荒废的土地。
- 枣枝:枣树的枝条。
- 秋赤:秋天变红。
- 近高天:接近高高的天空。
- 山泉:山中的泉水。
- 饮犊:供小牛饮用。
- 流多变:流水多变,形容泉水的动态美。
- 村酒:村中酿造的酒。
- 经蚕:经过蚕茧酿造。
- 味可怜:味道令人怜爱,形容酒的美味。
- 道门:道观。
- 终老住:终老居住。
- 步虚声:道观中诵经的声音。
- 寄闲眠:寄托闲适的睡眠。
典故解析:
- 无明显典故,主要描绘了诗人对友人归乡的羡慕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薛能,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其诗作著称,风格多变,涉及边塞、田园、抒情等多种题材。此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乡的羡慕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是薛能送别友人李倍巡官归乡时的作品,通过描绘田园风光和对道观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乡的羡慕和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友人归乡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宁静生活的渴望。诗中“羡君归去五峰前,往往星河实见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乡的羡慕,以及对五峰山神秘美丽的想象。“麦垄夏枯成废地,枣枝秋赤近高天”则通过对季节变化的描绘,展现了田园的变迁和自然的壮美。“山泉饮犊流多变,村酒经蚕味可怜”进一步以山泉和村酒为媒介,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深情。最后两句“曾约道门终老住,步虚声里寄闲眠”则寄托了诗人对道观生活的向往和对闲适生活的渴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羡君归去五峰前:诗人羡慕友人回到五峰前的家,表达了对友人归乡的羡慕。
- 往往星河实见仙:常常能看到星河,仿佛真的能见到仙人,形容地方的神秘与美丽。
- 麦垄夏枯成废地:麦田在夏天枯萎变成了荒地,展现了季节的变化和田园的变迁。
- 枣枝秋赤近高天:枣树枝在秋天变红,接近高高的天空,展现了自然的壮美。
- 山泉饮犊流多变:山泉供小牛饮用,流水多变,形容泉水的动态美。
- 村酒经蚕味可怜:村里的酒经过蚕茧酿造,味道令人怜爱,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深情。
- 曾约道门终老住:我们曾约定在道观中终老,寄托了对道观生活的向往。
- 步虚声里寄闲眠:在步虚声中寄托闲适的睡眠,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往往星河实见仙”比喻五峰山如仙境般美丽。
- 拟人:“枣枝秋赤近高天”拟人化枣树枝,使其具有接近高天的动态美。
- 对仗:“麦垄夏枯成废地,枣枝秋赤近高天”对仗工整,展现了季节的变化和自然的壮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乡的羡慕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道观生活的向往和对闲适生活的渴望。通过描绘田园风光和道观生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五峰:象征着神秘与美丽。
- 星河:象征着仙境般的美丽。
- 麦垄:象征着田园的变迁。
- 枣枝:象征着自然的壮美。
- 山泉:象征着动态美。
- 村酒:象征着田园生活的深情。
- 道门:象征着道观生活的向往。
- 步虚声:象征着闲适生活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羡君归去五峰前”中的“五峰”指的是什么? A. 五座山峰 B. 五峰山 C. 五峰山的一个地方 D. 五峰山的仙境 答案:B
-
诗中“往往星河实见仙”中的“星河”指的是什么? A. 银河 B. 星辰 C. 星光 D. 星宿 答案:A
-
诗中“麦垄夏枯成废地”中的“麦垄”指的是什么? A. 麦田的田埂 B. 麦田的麦穗 C. 麦田的麦秆 D. 麦田的麦粒 答案:A
-
诗中“枣枝秋赤近高天”中的“枣枝”指的是什么? A. 枣树的枝条 B. 枣树的果实 C. 枣树的叶子 D. 枣树的根 答案:A
-
诗中“山泉饮犊流多变”中的“山泉”指的是什么? A. 山中的泉水 B. 山中的河流 C. 山中的湖泊 D. 山中的瀑布 答案:A
-
诗中“村酒经蚕味可怜”中的“村酒”指的是什么? A. 村中酿造的酒 B. 村中的水 C. 村中的食物 D. 村中的饮料 答案:A
-
诗中“曾约道门终老住”中的“道门”指的是什么? A. 道观 B. 道士 C. 道教 D. 道家 答案:A
-
诗中“步虚声里寄闲眠”中的“步虚声”指的是什么? A. 道观中诵经的声音 B. 道观中的音乐 C. 道观中的歌声 D. 道观中的钟声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了山居的宁静与美丽,与薛能的这首诗有相似的田园意境。
- 杜甫的《春望》: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与薛能的这首诗有相似的情感基调。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薛能的这首诗:两者都描绘了田园风光,但王维的诗更注重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而薛能的诗则更注重对田园生活的深情表达。
- 杜甫的《春望》与薛能的这首诗: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但杜甫的诗更注重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而薛能的诗则更注重对个人情感的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薛能的这首诗,是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文学史》:介绍了薛能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是研究薛能诗歌的重要参考书目。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对薛能的这首诗进行了详细的鉴赏,是研究薛能诗歌的重要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