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归上党》

时间: 2025-01-26 07:39:08

燕台基壤穴狐蛇,计拙因循岁月赊。

兵革未销王在镐,桑蚕临熟客还家。

霏微对岸漳边雨,堆阜邻疆蓟北沙。

若到长平战场地,为求遗镞辟魔邪。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燕台基壤穴狐蛇,计拙因循岁月赊。兵革未销王在镐,桑蚕临熟客还家。霏微对岸漳边雨,堆阜邻疆蓟北沙。若到长平战场地,为求遗镞辟魔邪。

白话文翻译

燕台的基址上狐狸和蛇穴居,策略拙劣导致岁月拖延。战争的痕迹尚未消除,君王仍在镐京,桑蚕即将成熟,客人即将回家。漳河对岸细雨霏霏,蓟北的沙丘堆积如山。如果到达长平古战场,为了寻找遗留的箭头以辟邪。

注释

  • 燕台:指燕京,即今天的北京。
  • 基壤:地基,基础。
  • 穴狐蛇:狐狸和蛇的洞穴,比喻荒凉之地。
  • 计拙:策略拙劣。
  • 因循:拖延,不作为。
  • 岁月赊:岁月漫长。
  • 兵革:战争的痕迹。
  • 王在镐:君王在镐京,即长安。
  • 桑蚕临熟:桑蚕即将成熟。
  • 霏微:细雨的样子。
  • 漳边雨:漳河边的雨。
  • 堆阜:堆积如山。
  • 蓟北沙:蓟北的沙丘。
  • 长平战场:古代著名的战场,位于今山西省高平市。
  • 遗镞:遗留的箭头。
  • 辟魔邪:辟邪,驱除邪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薛能(约817-880),字大拙,唐代诗人,官至工部尚书。他的诗风豪迈,多写边塞风光和战争题材,也有不少描写田园生活的作品。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和平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晚期,当时社会动荡,战乱频发。诗中提到的“长平战场”是古代著名的战场,诗人借此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燕台荒凉景象的描绘,反映了战乱给社会带来的破坏和人民生活的困苦。诗中“兵革未销王在镐”一句,既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也暗示了君王对和平的渴望。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诗的意境,使读者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和平的珍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燕台基壤穴狐蛇:描绘燕台的荒凉景象,狐狸和蛇穴居其中,象征战乱后的荒废。
  2. 计拙因循岁月赊:策略拙劣导致岁月拖延,暗示战争的无意义和漫长。
  3. 兵革未销王在镐:战争的痕迹尚未消除,君王仍在镐京,表达对和平的渴望。
  4. 桑蚕临熟客还家:桑蚕即将成熟,客人即将回家,象征和平生活的回归。
  5. 霏微对岸漳边雨:漳河对岸细雨霏霏,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6. 堆阜邻疆蓟北沙:蓟北的沙丘堆积如山,描绘边疆的荒凉。
  7. 若到长平战场地:如果到达长平古战场,表达对战争的反思。
  8. 为求遗镞辟魔邪:为了寻找遗留的箭头以辟邪,象征对和平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燕台基壤穴狐蛇”中,狐狸和蛇的洞穴比喻荒凉之地。
  • 拟人:“兵革未销王在镐”中,兵革未销拟人化为战争的痕迹。
  • 对仗:“霏微对岸漳边雨,堆阜邻疆蓟北沙”中,对仗工整,意境深远。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燕台荒凉景象的描绘,反映了战乱给社会带来的破坏和人民生活的困苦,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

意象分析

  • 燕台基壤穴狐蛇:荒凉的燕台,狐狸和蛇的洞穴,象征战乱后的荒废。
  • 兵革未销王在镐:战争的痕迹尚未消除,君王仍在镐京,表达对和平的渴望。
  • 桑蚕临熟客还家:桑蚕即将成熟,客人即将回家,象征和平生活的回归。
  • 霏微对岸漳边雨:漳河对岸细雨霏霏,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堆阜邻疆蓟北沙:蓟北的沙丘堆积如山,描绘边疆的荒凉。
  • 长平战场地:古代著名的战场,表达对战争的反思。
  • 遗镞辟魔邪:遗留的箭头以辟邪,象征对和平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燕台基壤穴狐蛇”中的“燕台”指的是哪里? A. 北京 B. 南京 C. 西安 D. 洛阳

  2. 诗中“兵革未销王在镐”中的“镐”指的是哪里? A. 北京 B. 南京 C. 西安 D. 洛阳

  3. 诗中“若到长平战场地”中的“长平战场”位于哪里? A. 北京 B. 南京 C. 西安 D. 山西省高平市

答案:1. A 2. C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昌龄《出塞》:同样描写边塞风光和战争题材,表达对和平的渴望。
  • 杜甫《春望》:描写战乱后的荒凉景象,表达对和平的向往。

诗词对比

  • 王昌龄《出塞》与薛能《送人归上党》:两者都描写边塞风光和战争题材,但王昌龄的诗更加豪迈,薛能的诗更加深沉。
  • 杜甫《春望》与薛能《送人归上党》:两者都描写战乱后的荒凉景象,但杜甫的诗更加悲壮,薛能的诗更加含蓄。

参考资料

  • 《全唐诗》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唐代诗歌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