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海棠七首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原文展示:
蜀女羞施粉,轻装爱淡红。
抹涂尚年少,膏沐为谁容。
白话文翻译:
蜀地的女子羞于施粉,轻装打扮更喜欢淡淡的红色。
她们的妆容还显得年轻,涂抹香膏又是为了谁呢?
注释:
- 蜀女:指的是四川地区的女子,传统上被认为貌美。
- 羞施粉:施粉是化妆的意思,羞于施粉说明她们不愿意过于浓妆艳抹。
- 轻装:指打扮简单、清淡。
- 抹涂:指画妆涂抹,形容女子的妆容。
- 年少:年轻时光,暗示青春的短暂。
- 膏沐:指涂抹香膏,常用于形容女子打扮。
- 为谁容:暗指打扮的目的,感慨女子打扮的意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梦阮,号石庵,南宋时期的词人和诗人。他的作品多关注自然景物和人文情感,风格清新脱俗,常用精炼的语言表达深邃的思想。
创作背景:
《海棠七首》是刘克庄在春日时节创作的一组诗,表达了他对海棠花的喜爱及对美好青春的感慨。此诗是对美丽女子的描绘,反映出当时社会对女性美的审美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蜀地女子的描绘,展现了她们的纯真与美丽。诗人巧妙地用“羞施粉”来表达女子对浓妆的拒绝,反映出一种自然的美。女子对淡红的喜爱,代表了一种内敛与优雅。整个诗句中充满了青春的气息,尤其是“抹涂尚年少”和“膏沐为谁容”,让人感受到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美好瞬间的珍惜。诗中的语言简练而生动,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索,再加上海棠花的象征意义,构成了对青春与美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蜀女羞施粉:蜀地的女子对浓妆表示羞怯,暗示她们更倾向于自然而非过于矫饰的美。
- 轻装爱淡红:轻装打扮的她们,偏爱淡淡的红色,表现出一种清新自然的审美取向。
- 抹涂尚年少:她们的妆容虽简单,但依旧显示出青春的朝气。
- 膏沐为谁容:涂抹香膏,似乎在问,这样的打扮又是为了谁,反映出一种无奈与思考。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羞施粉”和“轻装爱淡红”形成了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使用了隐喻,蜀女的形象象征着青春和美。
-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青春的珍惜与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展现了女性在美与真实之间的挣扎。
意象分析:
- 海棠:象征着美丽与短暂,常常与青春、爱情关联。
- 蜀女:代表了地方文化中的美丽形象,折射出女性的柔美与坚韧。
- 淡红:象征着纯真与优雅,反映出对简单自然美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蜀女对化妆的态度是怎样的? A) 喜欢浓妆
B) 羞于施粉
C) 不在乎
D) 只用香水 -
诗中“膏沐为谁容”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爱情的期待
B) 对青春的思考
C) 对生活的满足
D) 对化妆的重视
答案:
- B) 羞于施粉
- B) 对青春的思考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特别是对女性美的描写。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同样表达对青春与自然的思考。
诗词对比:
- 唐代李白的《月下独酌》与刘克庄的《海棠七首》,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怀,但李白的作品更倾向于豪放,而刘克庄的诗则显得细腻柔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刘克庄的生平与作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