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方武成诗草》

时间: 2025-01-27 04:08:05

性僻爱诗如至宝,借君诗卷百回看。

吟来体犯诸家少,改定人移一字难。

束瀑为题犹夭矫,吞山入句尚苍寒。

嗟余老钝资磨琢,安得同衾语夜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方武成诗草》
作者:刘克庄

性僻爱诗如至宝,
借君诗卷百回看。
吟来体犯诸家少,
改定人移一字难。
束瀑为题犹夭矫,
吞山入句尚苍寒。
嗟余老钝资磨琢,
安得同衾语夜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诗歌的热爱,以及对自己创作能力的自省。作者认为诗如同至宝般珍贵,常常借阅朋友的诗卷细细品味。吟诵的时候,虽然能够体会到一些名家的风格,但改动其中的一个字却是极为困难。即使将瀑布作为题材来写,仍显得有些矫揉造作;即使试图将壮丽的山川融入句子之中,诗句却依然显得苍凉寒冷。作者感叹自己年事已高,才华有限,难以在夜深人静时和人倾心交流。

注释:

  • 性僻:性格怪癖,指作者对诗歌的热爱。
  • 至宝:珍贵的宝物,形容诗歌的珍贵。
  • 体犯:体裁违反,意思是写作时难以达到名家的水平。
  • 束瀑:题材为瀑布,可能指写作时的局限性。
  • 吞山:形容诗句的壮丽,但又显得苍凉。
  • 安得同衾语夜阑:表达了作者对夜晚交流的渴望和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仲恭,号梅溪,宋代著名词人、诗人与书法家,擅长诗词,尤其以写景抒怀著称。他的作品气势磅礴,情感真挚,常常流露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注。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外敌入侵的背景下。诗人通过对诗歌的热爱和对自己创作能力的反思,表达了对时代的忧虑与个人境遇的无奈。

诗歌鉴赏:

《题方武成诗草》是一首充满自省与感慨的诗。刘克庄在诗中以“性僻爱诗如至宝”开篇,直接表达了他对诗歌的深厚感情。他的诗歌不仅是艺术的追求,也是他内心情感的寄托。诗中提到“借君诗卷百回看”,说明他对朋友作品的尊重与学习。但随之而来的“吟来体犯诸家少,改定人移一字难”则显示出他的自卑与苦恼,意识到自己在诗歌创作上的不足,与前辈相比,难以自如地表达。

后面的“束瀑为题犹夭矫,吞山入句尚苍寒”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美的追求,同时又显得力不从心。结尾的“嗟余老钝资磨琢,安得同衾语夜阑”则是他对年华已逝、才华不再的感慨,渴望与人分享诗歌的情感,却又感到无能为力,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性僻爱诗如至宝”:表达了诗人对诗歌的热爱,诗歌在他心中如同珍宝。
  • “借君诗卷百回看”:通过借阅朋友的诗作,来汲取灵感和学习。
  • “吟来体犯诸家少”:吟诵诗歌时,发现自己在风格上难以达到名家的水平。
  • “改定人移一字难”:即便是微小的改动也显得困难,反映出创作的艰辛。
  • “束瀑为题犹夭矫”:以“瀑布”为题材的作品往往显得造作。
  • “吞山入句尚苍寒”:即使写入壮丽的山川,诗句也难免冷清。
  • “嗟余老钝资磨琢”:感慨自己年纪渐长,才华有限。
  • “安得同衾语夜阑”:表达了渴望与人倾谈的情感,却感到无奈。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对比、隐喻等修辞手法。例如,“束瀑”和“吞山”形成鲜明对比,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崇敬与自身创作的局限。同时,诗的整体情感由自信转向自省,呈现出深刻的人生哲理。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诗歌的热爱与创作的自省,表达了诗人对艺术追求的执着与对自身能力的反思,同时也反映了对生命流逝和孤独感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艺术,情感的寄托。
  • 瀑布:代表自然之美,亦可象征创作灵感的涌现。
  • :象征壮丽与宏伟,然而在诗中却显得苍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性僻爱诗如至宝”中的“至宝”指的是什么?
    A. 诗歌
    B. 朋友
    C. 财富
    D. 书籍

  2. 诗人借阅朋友的诗卷主要是为了?
    A. 学习与提高
    B. 互相交流
    C. 消磨时间
    D. 展示自己的才华

  3. 诗中提到的“束瀑”和“吞山”代表了什么?
    A. 诗人的创作灵感
    B. 对自然的描绘
    C. 诗歌的难度
    D. 诗人的孤独感

答案

  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表达对国家与个人命运的思考。
  • 李白的《将进酒》:展现对人生的豪情与对诗歌的热爱。

诗词对比
刘克庄与李白相比,前者更多地体现了对创作过程的反思与自省,后者则表现出洒脱与豪情。两者虽在风格上有所不同,但都展现了对诗歌的深厚情感与对人生的独特理解。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刘克庄全集》
  • 《古诗词鉴赏与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