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村》
时间: 2025-04-27 17:47:1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南囿薰风吹葛衣,
汀花未露岸花稀。
水神庙下莎侵路,
江叟门前柳映矶。
犊卧已知耕耒歇,
鸥惊长见钓船归。
天随宅畔吾曾住,
留得闲絪挂夕晖。
白话文翻译:
南面的园子里,轻柔的春风吹动着我的葛衣,
岸边的花还未开放,水边的花朵稀少。
水神庙前的莎草侵占了小路,
江边的老者家门前,柳树的影子映在石头上。
牛犊躺着,已经知道耕作的时间到了,
惊起的海鸥,常常能见到钓船归来。
天边的景色让我想起我曾经住过的地方,
留下一缕闲适的阳光,挂在黄昏的余晖里。
注释:
- 南囿:南方的园子。
- 薰风:温暖的春风。
- 葛衣:用葛麻织成的衣服,常用作农民的衣着。
- 汀花、岸花:水边和岸上的花。
- 水神庙:供奉水神的庙宇。
- 莎:莎草,一种生长在湿地的植物。
- 江叟:江边的老人。
- 犊:小牛。
- 耕耒:耕作和农具。
- 鸥:海鸥,常见于江河湖泊。
- 钓船:捕鱼的船只。
- 絪:一种细腻的丝织品,这里指光线。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显著的历史典故,但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江村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高启(公元 1336- 1374),字子华,号清白,明代诗人,与李贺、王维并称。高启以其清新俊逸的风格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高启晚年,是他对江村生活的回忆与感慨,表现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江村》是一首描写江村春日景象的诗,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村落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美。诗的开篇“南囿薰风吹葛衣”以生动的春风引入,展现出春天的气息。接着,通过描写岸边的花草、神庙和老者的生活,表现出一种安静的田园生活。牛犊的安卧与鸥鸟的惊飞,形成了对比,展现出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诗的最后两句“天随宅畔吾曾住,留得闲絪挂夕晖”,则抒发了诗人对曾经居住地的怀念与对光阴流逝的感慨。整首诗在自然景物的描绘中,流露出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对宁静安逸的向往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深切怀念,渗透着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温暖。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南囿薰风吹葛衣:描写春风轻拂,营造出春天的温暖气息。
- 汀花未露岸花稀:水边的花未开放,岸边的花也很稀少,表现出春天的初始状态。
- 水神庙下莎侵路:水神庙前的莎草逐渐占据了小路,展现出自然的生长。
- 江叟门前柳映矶:江边老者家门前,柳树的影子映在石上,体现出生活的静谧。
- 犊卧已知耕耒歇:小牛安静地躺着,暗示着农作的歇息。
- 鸥惊长见钓船归:海鸥被惊起,常常能见到渔船归来,展现出生活的气息。
- 天随宅畔吾曾住:天空的景象让我想起曾经住过的地方,以此唤起记忆。
- 留得闲絪挂夕晖:留下一缕闲适的阳光,象征宁静的生活与美好的回忆。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环境的描写,隐喻人们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的情感,使得整体氛围更加生动。
- 对仗:如“犊卧已知耕耒歇,鸥惊长见钓船归”,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江村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过去的追忆,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风:象征新的开始与温暖。
- 莎草:代表自然的生长与生命力。
- 柳树:象征柔美与宁静。
- 海鸥:象征自由与生活的节奏。
- 夕晖:象征温暖的怀念与安宁的心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江村》的作者是谁?
- A. 李贺
- B. 高启
- C. 王维
-
诗中提到的动物是哪种?
- A. 猪
- B. 牛犊
- C. 羊
-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怀念
- C. 愤怒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高启的《江村》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均描绘了自然景色,表现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高启的诗更注重日常生活的细节描写,而王维则更倾向于哲理性和情感的升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词选》
- 《高启诗文集》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