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 咏杨花》

时间: 2025-01-27 04:11:12

何处飘来,窗前帘外深深舞。

凭风无语。

又入邻家去。

曲径长堤,曾号风流树。

春无主。

行云卓午。

下阵黄梅雨。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点绛唇 咏杨花
何处飘来,窗前帘外深深舞。
凭风无语。又入邻家去。
曲径长堤,曾号风流树。
春无主。行云卓午。
下阵黄梅雨。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杨花在春风中飘舞的情景。诗人感叹这些杨花从何处而来,轻盈地舞动在窗前的帘外。它们似乎无声无息,又飘到了邻居家中。诗人回忆起那条曲折的小路旁的长堤,曾经有风流的杨树在那里。而如今春天却没有了主宰,仿佛行云在正午的天空中漂浮。最后,黄梅时节的雨水洒落而下。

注释

  • 何处:哪里。
  • 飘来:飘浮而来。
  • 窗前帘外:窗前的帘子外面。
  • 凭风无语:在风中静默无声。
  • 曲径长堤:弯曲的小路和漫长的堤岸。
  • 号风流树:被称作风流的树,指杨树。
  • 春无主:春天没有主宰,暗示春天的无常。
  • 行云卓午:在正午时分高悬的云彩。
  • 下阵黄梅雨:黄梅时节的降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应坤(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情感细腻、风格独特。他的诗词多受前人影响,常融入个人情感与社会观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恰逢春季,诗人看到杨花飘舞,产生了灵感,借此表达对春天和自然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慨。

诗歌鉴赏

《点绛唇 咏杨花》以杨花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无常。诗开头以“何处飘来”引入,立即抓住读者的注意力,展现出一种轻盈而又飘渺的意象。杨花在风中舞动,似乎带来了春天的气息,又似乎是春天的一种无奈。诗中“凭风无语”一句,恰如其分地描绘了杨花的无声与轻灵,给人一种恬淡的感觉。

接着,诗人提到“曲径长堤”,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是一种对过往的追忆与反思。曾经的“风流树”仿佛在呼唤着春天的生机与热烈,但如今却感到“春无主”,这是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与感伤。最后一句“下阵黄梅雨”,则以黄梅时节的雨水作为结尾,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让人感受到春季的短暂与不确定。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流畅的语言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时光无常的感慨,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何处飘来,窗前帘外深深舞:诗人发问,杨花从何处而来,描绘其在窗前轻盈舞动的场景,生动而富有动感。
  2. 凭风无语:在风的陪伴下,杨花静默无声,表现其轻柔与自然之美。
  3. 又入邻家去:杨花飘入邻居家,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同时也隐含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互动。
  4. 曲径长堤,曾号风流树:描绘长堤旁的曲径,回忆曾经的风流树,这里暗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
  5. 春无主:春天似乎失去了主宰,表现出时光无常的主题。
  6. 行云卓午:高悬的云彩在正午的阳光下,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春天的转瞬即逝。
  7. 下阵黄梅雨:黄梅时节的雨水洒落,增加了诗的季节感,暗示了春夏交替的时光变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杨花比作生命的象征,表现春天的美好。
  • 拟人:赋予杨花以舞动的生命,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如“曲径长堤”,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杨花的描写,表达了对春天短暂美好的感怀,反映出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变化,透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杨花:象征春天的生命与美好,同时也暗示着无常。
  2. :代表着生机与希望,是自然循环中的重要季节。
  3. :象征着自由与变化,推动着花瓣的舞动。
  4. :黄梅雨象征着滋润与生命,同时也带来忧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风流树”指的是哪种树?
    A. 桃树
    B. 杨树
    C. 梅树

  2. “何处飘来”的意思是?
    A. 从哪里来
    B. 从哪里去
    C. 从哪里飘落

  3. 诗中“春无主”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期待春天
    B. 对春天的惋惜
    C. 喜欢春天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孟浩然的《春晓》同样表现了春天的美好与生机。
  • 《静夜思》:李白的《静夜思》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虽主题不同,但同样蕴含了深厚的情感。

诗词对比

  • 《点绛唇 咏杨花》 vs. 《春晓》:两首诗均描写春天的景象,但《点绛唇》更侧重于对无常的感慨,而《春晓》则是对春天美好的赞美。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形成鲜明对比,体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与主题。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美与哲理》
  • 《徐应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