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宋史张浚传二首》

时间: 2025-01-11 02:45:47

一立彤墀喙便长,有时鲍老也当场。

富平未起符离又,可悔弹文到李纲。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立彤墀喙便长,有时鲍老也当场。
富平未起符离又,可悔弹文到李纲。

白话文翻译:

当年张浚高居于朝,言辞直率直白,偶尔鲍老(鲍照)也在场。
富平(即富平之战)尚未平息,符离之地又起战端,后悔在李纲面前弹奏文辞(即表述意见)。

注释:

字词注释:

  • 彤墀:红色的台阶,指朝廷的高位。
  • :口,指言语。
  • 鲍老:鲍照,东晋时期的名士,常以直言著称。
  • 富平:指历史上的富平之战。
  • 符离:地名,指符离山,历史上发生过战斗的地方。
  • 弹文:弹奏文辞,意指表达意见或奏折。

典故解析:

  • 张浚:南宋名将,以其治军有方和直言不讳而著称。
  • 李纲:南宋宰相,以其文才和谋略闻名,张浚在他面前弹文,暗喻对朝政的直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志坚,明代诗人,以其诗风豪放、情感真挚著称,作品多关注历史人物和事件,常以诗歌抒发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 在明代,王志坚对历史人物的描绘常常带有讽刺和反思的色彩,这首诗反映了他对历史上张浚的敬佩及对当时政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张浚及其历史事迹的回顾,表现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对当下政治局势的忧虑。开篇以“立彤墀喙便长”展现张浚在朝廷上的地位与影响力,接着提到鲍老,暗示张浚的直言不讳在当时并非孤立,强调了直言的重要性。后半部分提到“富平未起符离又”,则通过历史的反思,揭示了战事未平的苦闷与遗憾,表现出对国家安宁的渴望和对历史教训的思考。整首诗在用词上简练而有力,情感深沉而饱满,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独到见解和对现实的深切关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立彤墀喙便长:张浚一旦站在红色台阶之上,言辞就显得格外有分量,暗示其权威。
  • 有时鲍老也当场:即使是鲍照这样的名士,也会在场听取他的言论,强调了张浚的影响力。
  • 富平未起符离又:富平战役尚未结束,符离又有新事态,暗示局势动荡。
  • 可悔弹文到李纲:后悔在李纲面前表达意见,反映出对政治局势的无奈与懊悔。

修辞手法: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有对仗的特点,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夸张:通过“喙便长”来夸大张浚的言辞重要性。
  • 象征:彤墀象征权力与地位,鲍老象征直言不讳的精神。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张浚的直言与历史的反思展开,展现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钦佩和对政治局势的忧虑,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期盼与担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彤墀:象征权力和地位。
  • 鲍老:象征直言与勇气。
  • 富平、符离:历史的战场,象征国家的动荡与不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张浚在朝廷中的地位如何?

    • A. 低微
    • B. 高居
    • C. 不明
    • D. 不重要
  2. 诗中提到的鲍老是谁?

    • A. 一个将领
    • B. 一位名士
    • C. 一位宰相
    • D. 一个诗人
  3. 诗中提及的“富平”是什么?

    • A. 地名
    • B. 人名
    • C. 事件
    • D. 书籍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比较王志坚的《读宋史张浚传二首》和杜甫的《春望》,两者都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心,但王志坚更关注历史人物的直言与影响,而杜甫则更侧重于个人的抒怀与国家的现状。王志坚的诗中体现出对历史的反思,杜甫则展现出对现实的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