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宵吟》
时间: 2025-01-11 09:03:2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宵吟
夜漫漫,月皎皎。小阁湘帘深悄。
银河影乍转向疏桐,乱雅惊晓。
瘦罗衣,冷翠葆。坠叶纷飞林表。
秋声起感一片清商,暗蛩衰草。
莫是欧阳,恨作赋年华渐老。
低围银烛,懒展瑶编,绣幕篆烟绕。
玉漏三更早。画角沈沈,天际雁杳。
者吟怀写入琴丝,阶下红鹤又睡了。
白话文翻译:
夜色漫长,明月皎洁。小阁楼的湘帘深深,显得静谧。
银河的影子忽然向稀疏的梧桐树转去,打乱了雅致的晨曦。
我身穿瘦薄的罗衣,披着冷冷的翠色披风。
树叶纷飞,从森林的边缘坠落。
秋声响起,让我感受到一片清冷的乐曲,暗夜中的蛩音伴着衰败的草丛。
难道是欧阳修,感叹自己创作的年华渐渐老去?
我低着头围着银烛,懒得展开瑶台的编织,绣幕上烟雾缭绕。
时光在三更时分悄然流逝。笛声低沉,天际的雁影黯淡无光。
我的吟唱之情通过琴弦寄托,台阶下的红鹤又沉沉地睡去。
注释:
- 湘帘:指用湘绣制作的帘子,湘绣是中国著名的刺绣工艺,产于湖南,色彩鲜艳。
- 银河:指天上的星河,常用来描绘秋夜的美景。
- 清商:指清雅的音乐,这里暗指诗人的情感。
- 欧阳:指欧阳修,北宋著名的诗人和词人,他的作品常表现人生感慨。
- 玉漏:指漏壶,古代计时器,形象地表现时间的流逝。
- 画角:指一种乐器,通常用于乐曲的伴奏。
- 红鹤:可能象征着美好和宁静的生活,或是梦境中的意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蒋敦复,清代诗人,字伯隅,号白云,晚号月山,生于1736年,卒于1806年。其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擅长描绘秋冬景色。
创作背景:
《秋宵吟》创作于清代,正值秋季,诗人在某个秋夜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寂寥,结合自身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写下了这首诗。
诗歌鉴赏:
《秋宵吟》是一首充满秋夜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夜的静谧与孤寂。开头的“夜漫漫,月皎皎”便勾勒出一个清冷而漫长的秋夜,月光洒下,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银河影乍转向疏桐”的描写,将夜空的星河与稀疏的桐树相结合,表现了秋夜的空灵与静谧,意境深远。
而后部分“瘦罗衣,冷翠葆”暗示诗人身处的寒意,接着“坠叶纷飞林表”点明了秋季特有的景象,树叶的纷飞仿佛描绘了岁月的流逝,令人心生感慨。尤其是“秋声起感一片清商”,将诗人的情感与自然声景结合,透出内心的淡淡忧伤。
最后数句,诗人提及“低围银烛”,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懒散与无奈,暗示着时间的无情与自身的逐渐老去。整体而言,诗歌在写景的同时,更在抒情,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时间的思索与感慨,给人以深刻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夜漫漫,月皎皎:夜色漫延,月光明亮,营造了宁静的夜晚氛围。
- 小阁湘帘深悄:小阁楼中的湘帘静谧,表现出一种孤寂的情感。
- 银河影乍转向疏桐:银河的影子转向稀疏的梧桐,暗示夜空的变化,增加了诗的层次感。
- 乱雅惊晓:打破了雅致的清晨,表现出一种不安的情绪。
- 瘦罗衣,冷翠葆:身穿薄衣,感到寒冷,进一步强调了秋天的萧瑟。
- 坠叶纷飞林表:树叶纷纷落下,象征着时间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 秋声起感一片清商:秋天的声音引起诗人对清雅乐曲的感触,表现出内心的孤寂。
- 暗蛩衰草:夜晚的蛩声与衰败的草丛形成对比,渲染了悲凉气氛。
- 莫是欧阳,恨作赋年华渐老:提到欧阳修,感叹自己创作年华的流逝。
- 低围银烛,懒展瑶编:围着银烛,懒得展开瑶台的编织,体现了一种对生活的无力感。
- 玉漏三更早:时间流逝得很快,三更时分已到。
- 画角沈沈,天际雁杳:乐器声低沉,天边的雁影也变得模糊,进一步表现孤寂。
- 者吟怀写入琴丝:诗人的情感通过琴弦表现出来,艺术的表达。
- 阶下红鹤又睡了:台阶下的红鹤沉沉入睡,象征着安宁与梦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秋夜比作孤寂的心境,增强情感的表达。
- 拟人:如“银河影乍转”,赋予自然景物以情感。
- 对仗:如“瘦罗衣,冷翠葆”,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生活的无奈,传达出一种孤独而清冷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夜:象征着孤独和沉思的时光。
- 月:代表着宁静和美好,亦有思乡之情。
- 银河:象征着遥远和梦幻。
- 落叶:象征着生命的无常和时间的流逝。
- 银烛:象征着生活的温暖与脆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湘帘”是什么材料制成的? A. 丝绸
B. 棉布
C. 湘绣 -
“玉漏三更早”中“玉漏”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计时器
C. 一种食物 -
诗中提到的“低围银烛”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A. 兴奋
B. 懒散与无奈
C. 快乐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秋宵吟》与《月夜忆舍弟》:两首诗都有夜晚的描写,但蒋敦复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对兄弟的思念。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
通过上述分析与学习,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秋宵吟》这首诗的内涵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