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宵吟》

时间: 2025-01-11 06:10:19

玄蝉催秋入湘潭,芙蓉露浴胭脂淡。

铜乌吻水添夜长,碧草敛愁归寒螀。

罗帐无人五更雨,梧桐惊啼白杨语。

春光烂熳不得知,霜露凄凉奈何汝。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宵吟
作者: 刘基〔元代〕

玄蝉催秋入湘潭,
芙蓉露浴胭脂淡。
铜乌吻水添夜长,
碧草敛愁归寒螀。
罗帐无人五更雨,
梧桐惊啼白杨语。
春光烂熳不得知,
霜露凄凉奈何汝。

白话文翻译:

秋蝉在催促秋天的到来,湘潭的芙蓉花在露水中沐浴,显得娇嫩而清淡。铜色的乌鸦在水边叫唤,使得夜晚显得更加漫长,而碧绿的草地则收敛了愁绪,迎来了寒蛩的归来。罗帐之下无人相伴,五更时分下起细雨,梧桐树在惊惧中啼叫,仿佛在与白杨树交谈。春天的美好光景已无法得知,如今只有霜露凄凉,真让人感到无奈。

注释:

  • 玄蝉:秋蝉,象征秋天的到来。
  • 芙蓉:指的是荷花,常用以象征美丽和柔情。
  • 铜乌:指的是乌鸦,形容其颜色。
  • 寒螀:寒蛩,意指秋天的蟋蟀。
  • 罗帐:轻薄的帐子,常用于形容私密空间。
  • 五更:指的是凌晨时分。
  • 烂熳:形容春光明媚、娇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基,字伯温,号千里,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歌风格多样,常以抒情见长,善于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秋宵吟》是刘基在秋天的夜晚创作的,表达了对秋天的感慨与对春天美好时光的怀念。此诗反映了诗人在秋夜的孤寂与失落,体现了深沉的文化内涵。

诗歌鉴赏:

《秋宵吟》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氛围与诗人内心的感受。开篇以“玄蝉催秋入湘潭”点明时节,营造出一种沉静而又略显悲凉的气氛。接下来,诗人描绘了芙蓉花在露水中的娇美,展现了秋天的另一种美感。诗中的“铜乌吻水添夜长”则透出一种寂寥的情绪,使得夜晚显得无尽漫长。随着“碧草敛愁归寒螀”的描写,愁绪逐渐弥漫开来,仿佛在诉说着诗人的孤独与无奈。

后半部分,诗人通过“罗帐无人五更雨”的意象,进一步加深了孤独感。雨声淅淅,给人带来深深的思考与回味。最后,诗人感叹春光已逝,唯有霜露凄凉,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深沉的秋夜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玄蝉催秋入湘潭:秋蝉的鸣叫使得湘潭的秋天悄然到来。
  2. 芙蓉露浴胭脂淡:芙蓉花在露水中显得娇嫩,仿佛涂抹了淡淡的胭脂。
  3. 铜乌吻水添夜长:乌鸦在水边叫唤,使得夜晚显得更漫长。
  4. 碧草敛愁归寒螀:绿色的草地收敛了愁绪,迎来了寒蛩的归来。
  5. 罗帐无人五更雨:轻薄的帐子下无人相伴,五更时分细雨纷飞。
  6. 梧桐惊啼白杨语:梧桐树在惊惧中啼叫,仿佛在与白杨树对话。
  7. 春光烂熳不得知:春天的美好光景如今已无法得知。
  8. 霜露凄凉奈何汝:霜露的凄凉让人感到无奈,你又能怎么办呢?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芙蓉花比作涂抹了胭脂的女子,生动形象。
  • 拟人:将梧桐树的啼叫拟人化,增添了情感的色彩。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形成对比,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慨与对春天美好时光的怀念,体现了一种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意象分析:

  • :象征秋天的来临与生命的短暂。
  • 芙蓉:代表美丽与柔情,象征诗人心中美好的向往。
  • 乌鸦:象征孤独与寂寞,夜晚的陪伴。
  • :象征愁绪与孤独的情感。
  • 霜露: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秋宵吟》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 A. 唐代
    • B. 宋代
    • C. 元代
    • D. 明代
  2. 诗中“铜乌吻水添夜长”所表达的意象是什么?

    • A. 寂寥
    • B. 快乐
    • C. 美丽
    • D. 忧伤
  3. 诗中提到的“芙蓉”象征着什么?

    • A. 努力
    • B. 美丽与柔情
    • C. 秋天
    • D. 生命的短暂

答案:1.C 2.A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秋夕》:杜牧

诗词对比:

  • 《秋宵吟》与《静夜思》:两者都表现了对孤独的感慨,但《秋宵吟》更侧重于自然景物的描写,而《静夜思》则更强调内心的思念情感。
  • 《秋夕》与《秋宵吟》:同样描写秋天的氛围,但《秋夕》更侧重于秋天的凄凉与感伤,而《秋宵吟》则融合了对春天的怀念。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大会:古诗词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