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中寄本山诸友》
时间: 2025-01-26 23:04:4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客中寄本山诸友
了禅 〔清代〕
上方借得一枝栖,
云自相依鹤自随。
见月未忘禅在指,
谈经想像佛低眉。
骚坛白雪容赓和,
故国黄花怨别离。
参透乾坤同一粟,
蒲团独坐夜深时。
白话文翻译:
在高处借来一枝栖息的树,
云彩自会相依,仙鹤自会随行。
见到明月时不忘手中禅意,
谈论经典时想象佛陀低垂的眉头。
骚坛的白雪容颜如昔,
故国的黄花让人感到离别的怨恨。
参透了天地万物的本质,
我在蒲团上独坐直至夜深。
注释:
- 栖:停留、栖息。
- 鹤自随:鹤自然跟随,形容仙鹤的自在。
- 禅在指:禅意在手指间,指的是一种禅宗的境界。
- 骚坛:文人聚集的地方,古代文人常常以“骚坛”指代诗歌的交流。
- 白雪:象征诗歌的洁白和高雅。
- 黄花:指的是菊花,常用来表达对故国的思念,尤其是在重阳节时。
- 乾坤同一粟:比喻万物平等,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
- 蒲团:禅修时用的坐垫,象征着修行和静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了禅,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以禅宗思想为主导,作品常充满哲理和对人生的思考,反映出对自然和人文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本诗作于客居他乡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故乡的怀念,同时也揭示了诗人在禅修时的心境。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和故乡的深切思念。首联以“借得一枝栖”开篇,反映了诗人在高处借景抒怀,树木、云彩与仙鹤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境界,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接着“见月未忘禅在指”,将禅的深邃与自然的美好结合在一起,似乎在告诉我们,真正的禅意存在于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
而“骚坛白雪容赓和”,则通过对诗歌交流的描绘,引发了对文人骚客的追忆,进一步增强了离愁别绪。尤其是“故国黄花怨别离”,不仅仅是对故乡的思念,更是对离散的感叹。最后两句“参透乾坤同一粟,蒲团独坐夜深时”,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宇宙的领悟展现得淋漓尽致,强调了修行和反思的重要性。
整首诗无论是在意象构建上,还是情感表达上,都体现了清代诗人对禅宗思想的深入理解与个人情感的真实流露,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上方借得一枝栖:在高处借来一枝树木,象征着诗人的高远志向和自在的生活态度。
- 云自相依鹤自随:云彩和仙鹤自然相伴,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 见月未忘禅在指:在明月下,依然保持着内心的禅意,体现了修行者的专注与坚持。
- 谈经想像佛低眉:讨论经典时不由自主地想起佛陀的慈祥,表现了对佛教思想的敬仰。
- 骚坛白雪容赓和:诗坛上的交流如白雪般纯洁,暗示着文人之间的友谊和文化的传承。
- 故国黄花怨别离:思念故乡的黄花,寄托了对离别的怨恨与孤独。
- 参透乾坤同一粟:看透了天地万物,强调了万物的一体性和统一性。
- 蒲团独坐夜深时:夜深人静时独自在蒲团上坐禅,表达了内心的宁静与修行的孤独。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云自相依鹤自随”,通过自然景象传达诗人的情感。
- 对仗:如“见月未忘禅在指,谈经想像佛低眉”,句式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黄花象征故乡,蒲团象征修行,意象丰富,内涵深刻。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思念、禅修、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展开,表现了诗人对友谊、故乡的眷恋,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形成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象征自由、无拘无束的生活。
- 鹤:象征长寿、清高的志向。
- 月:象征思念与宁静,常用于抒情。
- 黄花:象征故乡的思念和对离别的感慨。
- 蒲团:象征修行与内心的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下列哪一句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 A. 上方借得一枝栖
- B. 故国黄花怨别离
- C. 参透乾坤同一粟
-
“云自相依鹤自随”中,云和鹤象征什么?
- A. 禅修
- B. 友谊
- C. 自由与高洁
-
诗中提到的“蒲团”象征什么?
- A. 友谊
- B. 禅修
- C. 故乡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别》
- 李白《月下独酌》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王维《送别》:同样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但更侧重于离别的情感。
- 李白《月下独酌》:通过饮酒来抒发孤独与思乡之情,风格更为豪放。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传达离愁别绪,情感真挚。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解读与赏析》
- 《中国古典诗词选》
这些参考资料可以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古诗词的背景及其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