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门夜泊闻歌》

时间: 2025-01-26 23:04:27

何处笙歌午夜喧,懒招明月到芳樽。

旧游云散春无主,新恨潮添梦有痕。

灯火雕栏还照影,琵琶软语为谁温。

离人总是伤心路,不听歌声已断魂。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何处笙歌午夜喧,懒招明月到芳樽。旧游云散春无主,新恨潮添梦有痕。灯火雕栏还照影,琵琶软语为谁温。离人总是伤心路,不听歌声已断魂。

白话文翻译:

在寂静的午夜,哪里传来笙歌的喧闹?我懒得再呼唤明月来陪伴我的酒杯。旧日的游乐已随云烟散去,春天无主,心中却添了新的遗恨,像潮水一样涌来,梦中留下痕迹。灯火映照着雕栏的影子,琵琶的柔美声调又是为谁而温柔?离别的人常常走在伤心的路上,听不到歌声,魂魄似已断裂。

注释:

  • 笙歌:笙是传统乐器,歌指唱歌。合在一起指音乐和歌声。
  • 懒招:懒得召唤,表示一种消极的态度。
  • 芳樽:美酒的酒杯。
  • 旧游云散:旧日的游玩时光已如云烟般散去。
  • 春无主:春天失去了主人的感觉,表现孤独。
  • 新恨潮添:新的遗恨如潮水般涌来。
  • 琵琶软语:琵琶的柔和音乐。
  • 离人:离别的人,心中充满伤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倜,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歌常反映出对人事变迁的感慨,风格细腻婉约。

创作背景:

《津门夜泊闻歌》创作于诗人夜泊津门之际,处于心境孤寂、感伤的时刻,受到周围音乐的影响,激发了对往日快乐时光的怀念与对离别的惆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独特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孤独且伤感的氛围。开篇便以“何处笙歌”引出夜晚的喧嚣与内心的寂寞,形成鲜明的对比。诗人懒于召唤明月,反映出一种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无奈与失落。随着诗歌的推进,诗人对“旧游”的怀念愈发浓烈,春天的无主象征着心灵的空虚,随之而来的“新恨”则是对现实的不满与对未来的迷茫。琵琶声的柔美与离别的伤感交织在一起,使得诗歌情感愈加深刻,最后一句“离人总是伤心路”将全诗的情绪推向高潮,揭示出离别带来的心灵创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何处笙歌午夜喧:询问夜晚喧闹的音乐来自何处,表现出对音乐的渴望与对喧嚣的无奈。
  2. 懒招明月到芳樽:表明对明月的召唤已不再热衷,暗含对过去欢乐时光的失落。
  3. 旧游云散春无主:旧日欢乐已成云烟,春天失去生机,象征着孤独。
  4. 新恨潮添梦有痕:新的遗恨如潮水般涌来,影响梦境,表现出心底的苦痛。
  5. 灯火雕栏还照影:夜晚的灯火投射在雕刻栏杆上,营造出一种寂静而美丽的场景。
  6. 琵琶软语为谁温:柔和的琵琶声是为谁而弹,暗示着对温暖情感的渴望。
  7. 离人总是伤心路:离别是伤感的必经之路,强调离别的痛楚。
  8. 不听歌声已断魂:不再听歌声,心灵似乎已断裂,表现出深重的哀伤。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灯火雕栏还照影”与“琵琶软语为谁温”对称工整,增强音乐感。
  • 比喻:如“新恨潮添”将内心的情感比作潮水,形象生动。
  • 拟人:如“明月到芳樽”,赋予明月以人的情感,增强诗意。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离别、孤独与怀旧展开,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生活的无奈,深刻揭示了人们在离愁别绪中的心灵挣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笙歌:象征欢乐与热闹。
  • 明月:象征思念与孤独。
  • 灯火:象征温暖的回忆。
  • 琵琶:象征柔美与情感的寄托。
  • 离人:象征心灵的伤痛与追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何处笙歌”表达了什么情绪?

    • A. 兴奋
    • B. 怀念
    • C. 无奈
  2. “新恨潮添梦有痕”中“潮”象征什么?

    • A. 快乐
    • B. 伤痛
    • C. 春天
  3. 诗人对往昔的感受是:

    • A. 充满怀念
    • B. 无所谓
    • C. 轻松自在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月下独酌》:同样表达对明月的召唤与孤独的情感,但更侧重于个人的洒脱与纵情。
  • 《月夜忆舍弟》:强调亲情的思念与离别的苦痛,情感更加浓烈。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