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凉闻寇 其二》

时间: 2025-01-24 05:10:57

来鸿去燕各分飞,翠霭浮空白日微。

霜霰渐成欺葛屦,风尘终不到荷衣。

穷愁亦有江枫咏,高调谁传郢雪诗。

远愧俊游成老大,雁行时觉少参差。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凉闻寇 其二
来鸿去燕各分飞,
翠霭浮空白日微。
霜霰渐成欺葛屦,
风尘终不到荷衣。
穷愁亦有江枫咏,
高调谁传郢雪诗。
远愧俊游成老大,
雁行时觉少参差。

白话文翻译:

来鸿和去燕各自飞散,
翠色的云霭在空中浮动,白日也显得微弱。
霜和雪渐渐形成,欺骗了我的草鞋,
风尘却终究无法沾染到我的衣裳。
即使穷愁,也能吟咏江边的枫树,
但高亢的调子,谁来传唱郢州的雪诗呢?
远远地感到惭愧,年华已逝成了老者,
雁群飞行时,时常觉得队列少了些整齐。

注释:

  • 来鸿:归来的鸿雁,象征着离别和分散。
  • 去燕:离去的燕子,暗示着春天的结束。
  • 翠霭:青翠的云霭,描绘了秋天的天空。
  • 霜霰:霜和雪,象征着寒冷的天气。
  • 欺葛屦:指霜雪使草鞋失去温暖的效果。
  • 风尘:指风中的尘埃,比喻旅途的艰辛。
  • 穷愁:贫困和忧愁。
  • 江枫:江边的枫树,象征着秋天的景色。
  • 郢雪诗:指古代诗人屈原的诗作,郢为郢州,雪为诗中的意象。
  • 雁行:大雁的队列,象征着有序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锜(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字公甫,号懋斋。其诗风格受到前辈诗人的影响,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作品中融入了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秋凉闻寇 其二》创作于秋季,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表现内心的孤独和对往昔的怀念。时值战乱,诗中隐含对动荡社会的无奈与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凄凉与诗人的孤独感。开头两句以“来鸿去燕”引入,展现了时光流逝,生离死别的感伤。翠霭和白日微弱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沉重的氛围,反映了作者内心的迷茫与凄凉。

第三、四句中,霜雪的到来象征着寒冷的季节,也暗示着诗人逐渐失去温暖的生活与希望。这里的“欺葛屦”一语,生动地表现了外界环境对个人生活的影响,而“风尘终不到荷衣”,则传达出对宁静和纯洁的渴望。

后四句则转向个人情感的抒发,提到穷愁中依然能吟咏的江枫,显示了诗人虽身处逆境,仍然保持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然而“高调谁传郢雪诗”,则表现出一种失落感,似乎无人能共鸣,孤独与渴望成了诗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情绪。

最后两句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感叹年华已逝,自己已然成为老者,时常在雁群飞行中感受到生活的不整齐与无奈。整首诗情感深邃,既有对自然的描写,也有对人生的思考,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来鸿去燕各分飞:鸿雁和燕子分别飞去,象征着离别与孤独。
  2. 翠霭浮空白日微:青翠的云霭在空中浮动,阳光显得微弱,渲染了秋日的凄凉。
  3. 霜霰渐成欺葛屦:霜雪渐渐形成,欺骗了我的草鞋,象征着寒冷的到来。
  4. 风尘终不到荷衣:尽管风沙遍地,却无法沾染到我的衣裳,表现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5. 穷愁亦有江枫咏:即便身处贫困与愁苦,依然能够吟咏江边的枫树。
  6. 高调谁传郢雪诗:高亢的歌声,谁来传唱屈原的雪诗,表现出对共鸣的渴望。
  7. 远愧俊游成老大:远远地感到羞愧,岁月已让自己变得苍老。
  8. 雁行时觉少参差:在雁群飞行中,常常感觉队列不够整齐。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事物与人情感相结合,如“来鸿去燕”象征离别。
  • 对仗:上下句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霜雪“欺骗”草鞋,赋予自然现象以人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秋天景色的感受,反映了个人的孤独与对往昔的怀念,同时也表现了对生活的无奈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是一首富有深刻情感的秋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鸿雁、燕子:象征离别与重聚,代表时间的流逝。
  • 霜、雪:带来寒冷,象征人生的困境与孤独。
  • 江枫:秋天的象征,代表诗人对美的追求与向往。
  • 荷衣:象征纯洁与宁静,表达对安静生活的渴望。
  • 雁行:象征生活的秩序与整齐,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不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来鸿去燕”意指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离别与孤独
    C. 自然景观

  2. 诗中提到的“江枫”象征什么?
    A. 秋天的美丽
    B. 诗人的悲伤
    C. 生活的烦恼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B. 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C.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抒发孤独与思考。
  • 杜甫的《秋兴八首》:描绘秋天的景色与人情。

诗词对比

  • 《秋凉闻寇 其二》与《登高》:均表现对秋天的感受,但《登高》更加强调人生的无常与感慨。
  • 对比两首诗,前者更多表现细腻的个人情感,后者则是对社会和人生的悲观反思。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
  • 《陈锜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