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芋》

时间: 2025-04-28 17:55:50

别号蹲鸱作一团。

岷山异种紫成斑。

炉边小试农家味,身世无须问懒残。

调玉糁,佐朝餐。

也强芹菜性偏寒。

客来莫笑同羊赠,俗例留充饯岁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别号蹲鸱作一团。岷山异种紫成斑。炉边小试农家味,身世无须问懒残。调玉糁,佐朝餐。也强芹菜性偏寒。客来莫笑同羊赠,俗例留充饯岁盘。

白话文翻译:

别号的名字像蹲坐的鸱鸟一样团聚。岷山特有的紫色斑点。炉边小试农家味,身世的来历无需问询。调配玉糁,作为早晨的餐点。即使芹菜性偏寒,也不失为一道菜。客人来访时不要笑话我用羊肉相赠,习俗就是这样留着过年时的干货。

注释:

  • 别号:指的是诗人的别名。
  • 蹲鸱:一种鸟,形象比喻。
  • 岷山:指岷山地区,特产的紫色植物。
  • 玉糁:指一种米粉或细腻的米制食品。
  • 芹菜:一种蔬菜,性寒。
  • 羊赠:指用羊肉作为礼物赠送给客人。
  • 岁盘:指年节的丰盛餐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琬怀是清代的一位诗人,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和生活的细腻观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来表达思想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农家生活的真实场景,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简单饮食的肯定。诗中通过对食物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满足感。

诗歌鉴赏:

这首《鹧鸪天 芋》以农家的日常生活为主题,展现了清新自然的田园风光与人情味。开头以“别号蹲鸱作一团”引出诗人的自我定位,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接着提到“岷山异种紫成斑”,生动地展示了岷山特有的自然景观,增添了诗的地域特色。

在“炉边小试农家味”一句中,诗人传达了对农家料理的热爱,体现出一种对简单生活的追求和珍惜。尤其是“身世无须问懒残”,表现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不在意,反映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食物的描写,深入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诗末提到“客来莫笑同羊赠”,则表现出诗人对传统习俗的尊重与自豪,展现了浓厚的乡土气息。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别号蹲鸱作一团:自我介绍,隐喻诗人对生活的归属感。
  • 岷山异种紫成斑:描绘岷山特有的自然美。
  • 炉边小试农家味:强调对自然食材和家常菜的热爱。
  • 身世无须问懒残:不在意个人的身世,追求简单快乐。
  • 调玉糁,佐朝餐:描写早晨的饮食,展现生活的朴实。
  • 也强芹菜性偏寒:说明食材的特性,增添生活的细节。
  • 客来莫笑同羊赠:尊重传统,表达对来客的热情。
  • 俗例留充饯岁盘:强调传统习俗与节日的联系。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蹲鸱”比喻生活的归属感。
  • 对仗:如“调玉糁,佐朝餐”形成对称美感。
  • 意象:通过食物描绘生活的朴实与真实。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农家生活的热爱与对简单生活的珍惜,反映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和对传统习俗的尊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农家:象征朴实的生活。
  • 炉边:表示家庭的温暖与团聚。
  • 芹菜:象征生活的简单与自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别号蹲鸱作一团”中“蹲鸱”是指哪种动物?

    • A) 猫
    • B) 鸱鸟
    • C) 狗
    • D) 龟
  2. 诗中提到的“岷山”是指哪个地区?

    • A) 陕西
    • B) 四川
    • C) 江苏
    • D) 浙江
  3. “身世无须问懒残”中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 A) 对名利的追求
    • B) 对生活的满足
    • C) 对死亡的恐惧
    • D) 对客人的不屑

答案:

  1. B) 鸱鸟
  2. B) 四川
  3. B) 对生活的满足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宋代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陆游的诗更注重情感的表达,而刘琬怀则更关注生活的细节与乡土气息。两者都展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但风格各异。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