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鹧鸪天
作者: 王恽 〔元代〕
花草离骚试品量。猗猗香色紫兰芳。
乐棚擢秀名何丽,楚泽含秋思更长。
金缕曲,紫霞觞。
留连光景醉银塘。
竹西歌吹归时晚,也胜扬鞭问葛疆。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花草的美丽,试着品味离骚中的情感。花香四溢,紫兰特别芬芳。乐声在棚子里响起,名声何其美丽,楚泽的秋思更加悠长。金缕曲调,紫霞酒杯,留连的光景让人醉在银色的水塘边。竹西的歌声在晚归时分,竟然胜过扬鞭问路的感觉。
注释:
- 离骚: 屈原的长诗,表达离愁别绪。
- 猗猗: 形容美好、可爱。
- 乐棚: 指乐器和歌舞的场所。
- 楚泽: 指楚地的湖泽,常用来寄托乡愁。
- 金缕曲: 古代一种流行的曲调。
- 紫霞觞: 指美酒,象征欢愉。
- 留连光景: 形容留恋美好时光。
- 竹西: 指西边的竹林,音韵之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恽,元代诗人,字子渊,号小峰,擅长词曲,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元代,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结合了音乐与饮酒的场景,表现出一种悠闲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鹧鸪天》通过优美的自然景象与音乐、饮酒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与感伤。开头两句通过“花草离骚”的比喻,传达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而后面的“乐棚擢秀名何丽”则让人感受到一种盛会的热烈气氛。诗中通过“楚泽含秋思”,引入了更深的情感层面,暗示着秋天的来临,带来离愁别绪。
全诗在描绘自然美和人情美的同时,也展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留连光景醉银塘”,让人感觉时间的流逝与美好时光的短暂,诗人在此刻沉醉于美景之中,感受到一种惆怅与留恋的情绪。结尾“竹西歌吹归时晚”则更进一步,暗示着归途的孤寂,尽管晚归,但那种对音乐的留恋与对美好时光的感慨,却是强烈的。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花草离骚试品量: 通过花草的美好来试探内心的情感,表达自然之美与内心感受的结合。
- 猗猗香色紫兰芳: 描绘紫兰花的香气,象征着美好与芬芳。
- 乐棚擢秀名何丽: 通过乐声与名声的结合,表现出愉快的氛围。
- 楚泽含秋思更长: 引入秋天的思绪,反映出深沉的情感。
- 金缕曲,紫霞觞: 结合音乐与饮酒,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 留连光景醉银塘: 表达对美景的留恋与沉醉,感叹时间的流逝。
- 竹西歌吹归时晚: 归途的孤寂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与拟人: 自然景物被赋予情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对仗: 形成整齐的音韵,使诗歌更加和谐美丽。
- 象征: 花草、秋天等意象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美好。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自然与人情的交融,反映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表现出一种悠闲而又淡淡的忧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花草: 象征自然之美,代表着生命的活力。
- 紫兰: 代表高雅与芬芳,寄托诗人的情感。
- 秋思: 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思念。
- 光景: 代表美好的时光,暗含对过去的怀念。
- 歌声: 代表人情的温暖与音乐的魅力,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猗猗”在诗中指的是什么?
A) 美好
B) 凶恶
C) 贫穷
答案: A -
“楚泽含秋思”中的“秋思”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快
B) 忧伤
C) 愤怒
答案: B -
诗中提到的“紫霞觞”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美酒
C) 乐器
答案: B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春望》
- 温庭筠的《更漏子》
诗词对比:
- 王恽与李白: 王恽的细腻与李白的豪放形成鲜明对比,王恽更注重抒情与细腻的描绘,而李白则强调豪放与气势。
- 王恽与温庭筠: 两者都擅长描绘自然,但王恽更关注人与自然的统一,温庭筠则更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王恽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文学大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