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 自题画木芙蓉》
时间: 2025-01-11 08:12:5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碧云高,黄叶卷。霜冷小庭院。闻说芙蓉,隔岸已开遍。最怜写入西风,美人清怨。暗惊觉流光催换。慢留恋。试看无语盈盈,露湿绛罗软。渺渺馀怀,天际绿波远。恍疑兰桨归来,醉红零乱。正一片暮江秋晚。
白话文翻译:
碧蓝的天空高挂,黄叶在空中旋转。霜冷冷地笼罩着小小的庭院。听说芙蓉花已经在对岸盛开。最让我怜惜的是它在西风中摇曳,仿佛在诉说美人的清怨。我暗自惊觉时光在悄然流逝,不由得慢慢留恋。看看那无言的盈盈花影,露水打湿了绛色的罗裙。远望只剩下淡淡的怀念,天边的绿波显得遥远。仿佛怀疑兰桨又归来,醉红花瓣在水面零乱飘荡。正值秋晚,江边的暮色正浓。
注释:
- 碧云高:形容天气晴朗,云彩高挂。
- 黄叶卷:秋天的树叶在风中旋转。
- 霜冷:指秋霜来临,空气变得寒冷。
- 隔岸已开遍:指对岸的芙蓉花已经盛开,象征着美好与惆怅。
- 美人清怨:美人心中有怨,这里可能指代诗人的情感。
- 流光催换:光阴流逝,促使事物变化。
- 露湿绛罗软:露水打湿了华丽的绛色罗裙,表现了细腻的意境。
- 渺渺馀怀:淡淡的怀念,指对过去的追忆。
- 恍疑兰桨归来:好像是兰船的桨归来,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
- 醉红零乱:醉意中红花瓣散落,表现了秋天的凄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孙云凤,清代女诗人,才华横溢,擅长诗词,生平多有创作,作品多表现女性的情感与社会生活,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
《祝英台近 自题画木芙蓉》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的时期,诗人通过芙蓉花的描写,表达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庭院景象,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美丽事物的感怀与对流逝时光的惋惜。开篇以“碧云高,黄叶卷”引入,瞬间营造出一个清新而略带萧瑟的秋天氛围。接着,诗人通过“闻说芙蓉,隔岸已开遍”将读者的视线转向对岸的芙蓉花,象征着美好而遥不可及的情感。诗中“最怜写入西风,美人清怨”既表达了对美人情感的同情,也隐含了自身的孤寂。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丰富,使用了“露湿绛罗软”来表现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的无尽怀念。最后一联“正一片暮江秋晚”将情感推向高潮,描绘了绚丽多彩却又令人伤感的秋晚景象,表达了一种美丽与哀愁交织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碧云高,黄叶卷:描绘晴朗的天空与飘落的黄叶,营造出秋日的氛围。
- 霜冷小庭院:强调秋霜带来的寒冷,增强了诗的清冷感。
- 闻说芙蓉,隔岸已开遍:对岸的芙蓉花开满,象征美丽与思念。
- 最怜写入西风,美人清怨:美人因西风而生怨,表现诗人内心的孤寂。
- 暗惊觉流光催换:时光流逝带来的觉悟,表现对岁月的感慨。
- 慢留恋:对过去的留恋与不舍。
- 试看无语盈盈,露湿绛罗软:无言的情感,露水打湿的绛罗裙象征着柔情。
- 渺渺馀怀,天际绿波远:淡淡的怀念与遥远的天际,表现思念的深邃。
- 恍疑兰桨归来,醉红零乱:怀疑兰桨归来,醉红花瓣的意象增添了凄美的情感。
- 正一片暮江秋晚:总结诗歌的情感基调,营造出浓厚的秋晚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美人清怨”比喻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怨恨。
- 拟人:将芙蓉花拟人化,表达其情感。
- 对仗:如“碧云高,黄叶卷”,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情感深邃而细腻,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逝去时光的惋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芙蓉:象征美丽与纯洁,代表诗人的理想与追求。
- 霜: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露:象征柔情与思念,表现细腻的情感。
- 黄叶:象征衰败与秋天的来临,暗示生命的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碧云高,黄叶卷”指的是什么季节?
- A. 春季
- B. 夏季
- C. 秋季
- D. 冬季
-
“闻说芙蓉,隔岸已开遍”中“隔岸”指的是什么?
- A. 对岸的芙蓉
- B. 远方的山水
- C. 诗人的情感
- D. 过去的回忆
-
诗中最能表现孤寂的意象是什么?
- A. 碧云
- B. 黄叶
- C. 美人清怨
- D. 暮江
答案:
- C. 秋季
- A. 对岸的芙蓉
- C. 美人清怨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比较孙云凤的《祝英台近 自题画木芙蓉》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均表现了女性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惋惜,但孙的作品更加强调秋天的景象与流逝的时光,李的作品则更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与对往昔的追忆。
参考资料:
- 《清代女诗人研究》
- 《中国古诗词鉴赏》
- 《古诗词词汇与意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