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 难后怀蕙庵》
时间: 2025-01-11 07:38:2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雨中山,山下渡,犹是旧时路。
指尽征帆,都向日边去。
萧萧红蓼西风,白蘋秋水,
望岭表苏郎何处。
莫回头。
只有烟雨鸣鸠,惊飞夕阳坞。
断刹荒丘。
再诵鲍照赋。
归来又恐伤心,
人非物换,空一座锦城如故。
白话文翻译:
在雨中的山上,山下的小渡口,仍是我记忆中的老路。
我指着远方的船帆,它们都朝着日落的方向驶去。
在西风萧萧中,红色的蓼草与白色的蘋草映衬着秋水,
我望着远处的山岭,苏郎你又在何方呢?
不要回头,
只有烟雨中的鸣鸠声,惊飞了夕阳下的渔坞。
断崖上荒凉的丘陵,
我再一次吟诵鲍照的诗赋,
归来时又恐怕会伤心,
人事已非,物换星移,只剩下这座空荡荡的锦城依然如故。
注释:
- 犹是旧时路:仍然是以前的那条路。
- 征帆:出征的船帆。
- 萧萧:形容风声或草木声,带有萧索的感觉。
- 苏郎:指的是苏轼,寓意对友人的思念。
- 鸣鸠:一种鸟类的鸣叫声,常象征思念或孤寂。
- 锦城:美丽的城市,象征往日的繁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石麒,明代诗人,字子真,号青云。生平事迹不详,但他以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尤其在抒情和咏物方面有独特的造诣。
创作背景:
《祝英台近 难后怀蕙庵》创作于诗人怀念故友之际,表达了对旧时光景的追忆以及对人事沧桑的感慨。诗中体现出诗人对历史变迁和个人情感的深刻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雨中山与山下渡的景象中开篇,勾勒出一种凄清的氛围,仿佛带领读者走入一个被雨水模糊的旧时光。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象的同时,也将自身的情感融入其中,使得画面和情感交融,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
诗中“指尽征帆,都向日边去”的描写,传达了离别的惆怅与无奈,船帆的远去象征着旧友的离去与时代的变迁。接着,诗人用“萧萧红蓼西风,白蘋秋水”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这里不仅表现了自然的美,更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惆怅。
“莫回头”这一句,似乎在劝诫自己和读者,面对失去的美好,唯有向前走。随后的“只有烟雨鸣鸠,惊飞夕阳坞”,则展现了诗人对往日温暖的怀念,鸣鸠的声响与夕阳的映照,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令人感受到一种无奈的美。
最后“人非物换,空一座锦城如故”,以感叹收尾,表达了对人事变迁的无奈与惋惜,也反映了诗人对过往的深沉思索。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象描绘与深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对友人的怀念,以及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雨中山,山下渡,犹是旧时路。”
- 描述雨中景色,带有怀旧的情感,暗示时光流逝但记忆依旧。
-
“指尽征帆,都向日边去。”
- 船帆的远去象征着离别,也暗示着人生的无常。
-
“萧萧红蓼西风,白蘋秋水。”
- 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萧索的氛围,反映内心的孤寂。
-
“望岭表苏郎何处。”
- 诗人对友人的思念,表达出对归属感的渴望。
-
“莫回头。”
- 劝诫自己不要沉溺于过去,象征着面对现实的勇气。
-
“只有烟雨鸣鸠,惊飞夕阳坞。”
- 鸟鸣与夕阳结合,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象征着孤独与思念。
-
“断刹荒丘。”
- 描绘荒凉的景象,暗示历史的变迁与记忆的遗忘。
-
“再诵鲍照赋。”
- 以古诗人鲍照的作品作为寄托,反映诗人内心的情感与追求。
-
“归来又恐伤心,人非物换,空一座锦城如故。”
- 结尾感慨,表达对人事变迁的无奈与惋惜,富有哲理。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锦城”比喻美好的生活状态。
- 拟人:如“鸣鸠”赋予情感,增强诗的表现力。
- 对仗:如“雨中山,山下渡”形成和谐的音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人事变化的感慨,情感真挚,具有深刻的哲理思考。诗人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对生命的思索和对友谊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雨:象征忧伤与思念,营造出凄凉的氛围。
- 山:代表坚韧与永恒,反衬出人事变化的无常。
- 渡:象征人生的旅程,暗示着过往与未来的交错。
- 征帆:象征离别,暗示着追求与奔赴。
- 鸣鸠:象征孤独与思念,增强情感的深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苏郎”指的是谁? A. 苏轼
B. 苏东坡
C. 苏小小
D. 苏武 -
“莫回头”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怀念过去
B. 向前看的勇气
C. 对友人的思念
D. 对自然的感慨 -
诗中“空一座锦城如故”意指什么? A. 人事已非,繁华已去
B. 永恒的美好
C. 友谊长存
D. 自然的宁静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琵琶行》
诗词对比:
- 徐石麒《祝英台近 难后怀蕙庵》 vs 李白《将进酒》
两首诗都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徐石麒更侧重于对人事的思索,而李白则展现了对人生乐趣的追求。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