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室病中咏怀》

时间: 2025-01-26 01:54:08

孤灯悄悄发皤皤,严柝声中学养疴。

不尽愁思供伏枕,将残岁月付流波。

桐归爨下能余几,鹤到笼开伤已多。

料理微生无著处,欲将因地问《维摩》。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请室病中咏怀
作者: 刘荣嗣

孤灯悄悄发皤皤,
严柝声中学养疴。
不尽愁思供伏枕,
将残岁月付流波。
桐归爨下能余几,
鹤到笼开伤已多。
料理微生无著处,
欲将因地问维摩。

白话文翻译:

在寂静的夜晚,孤灯发出微弱的白光,
听着严厉的更鼓声,孤独地忍受着病痛。
无尽的愁思在枕边萦绕,
将这残余的岁月任其流逝。
桐树回归后,灶下还能剩下多少柴火?
鹤鸟归来时,笼中已伤痕累累。
处理我这微薄的生计却无处着落,
想要在这片土地上问问维摩的道理。

注释:

  • 皤皤: 形容灯光微弱的样子。
  • 严柝: 严厉的更鼓声,指夜间更替的鼓声。
  • 伏枕: 伏在枕头上,形容因病而卧床的状态。
  • : 桐树,常用作柴火。
  • : 指灶,古代的烹饪设备。
  • 维摩: 指《维摩诘经》中的维摩诘,佛教中的大乘菩萨,象征智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荣嗣是明代的一位诗人,生于动荡的时代。他的诗歌常常体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社会的关注,风格多样,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诗人生病期间创作的,反映了他在孤独的环境中对生命的思考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人通过对病痛的体验,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和对生命意义的探寻。

诗歌鉴赏:

《请室病中咏怀》展现了诗人病中孤独的心境和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开篇的“孤灯悄悄发皤皤”描绘了诗人独自一人,夜深人静时的情景,灯光微弱,象征着诗人脆弱的生命状态。接下来的“严柝声中学养疴”,则通过更鼓声的描写,增加了时空的压迫感,暗示着外界的严酷与内心的孤寂。

诗中“不尽愁思供伏枕”一语,展现出诗人沉重的心情,愁思如潮水般涌来,难以排遣。诗人将“残岁月”比作“流波”,显现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感伤。后面的桐树与鹤鸟的意象,传达出自然与人间的联系,桐树的柴火象征着生存的基本需求,而鹤的受伤则暗示了生活的不易与遭遇的困顿。

最后,诗人以“料理微生无著处”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与迷茫,想要从维摩那里寻求智慧与解答,显示出对精神世界的渴求与向往。整首诗情感深邃,意境幽远,既有对现实的反思,也有对未来的思考,充分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孤灯悄悄发皤皤: 描绘夜晚孤独的情景,灯光微弱,反映出诗人的脆弱。
  2. 严柝声中学养疴: 更鼓声响起,增添了孤独感,暗喻诗人病中的孤寂。
  3. 不尽愁思供伏枕: 愁思如潮水般汹涌,无法平息,表达了病痛对心灵的折磨。
  4. 将残岁月付流波: 将逝去的岁月比作流动的波浪,反映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5. 桐归爨下能余几: 提及桐树的柴火,象征生存的基本需求,体现了生活的艰辛。
  6. 鹤到笼开伤已多: 鹤鸟受伤的意象,暗示生活的不易与遭遇的挫折。
  7. 料理微生无著处: 对生活的无奈与迷茫,表现出对未来的困惑。
  8. 欲将因地问维摩: 渴望寻求智慧与解答,体现出对精神世界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 “将残岁月付流波”中,岁月比作流波,生动地表达人生如水流般易逝。
  • 拟人: “鹤到笼开伤已多”,通过“鹤”来传达诗人内心的伤痕,增加情感的深度。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展现了在病痛与孤独中的思考与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反映出人对精神寄托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孤灯: 象征孤独与脆弱的生命状态。
  • 严柝: 代表外界的压迫与孤独感。
  • : 生命的基本需求,象征生存的艰难。
  • : 代表了生命的脆弱与受伤的现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孤灯悄悄发皤皤”的意象主要象征了什么? a) 光明
    b) 孤独
    c) 热闹

  2. “将残岁月付流波”中的“流波”比喻了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自然景观
    c) 生活的美好

  3. 诗人在最后一联中提到的“维摩”指的是哪种文化象征? a) 道教
    b) 佛教
    c) 儒教

答案:

  1. b) 孤独
  2. a) 时间的流逝
  3. b) 佛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对比刘荣嗣的《请室病中咏怀》与王维的《鹿柴》,都反映了诗人在孤独与病痛中的思考,但王维更侧重于自然的宁静与心灵的超脱,而刘荣嗣则强调了对生活无奈的感悟,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与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