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兄至》
时间: 2025-01-11 10:15:5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兄弟半年别,相寻屡梦寐。
书言春当来,旦暮劳占计。
马足已到门,远盼犹天际。
宜欢不暇欢,交零涕与泗。
须发似曩时,齿缺声音异。
喟然感岁华,宁复堪远离。
白话文翻译:
兄弟离别已有半年,常常在梦中相寻。
信中说春天快要来了,白天黑夜都在担心计算。
马已经到了门口,却依然向远方眺望。
应该高兴却没有时间真正欢喜,眼泪与涕泗交织。
头发和以前一样,但牙齿缺损,声音也不同。
感慨时间的流逝,怎能再忍受这种离别。
注释:
- 相寻屡梦寐:常常在梦中寻找。
- 书言春当来:信中说春天快要来了。
- 旦暮劳占计:白天黑夜都在为计算而劳累。
- 马足已到门:马已经到达门口。
- 交零涕与泗:眼泪与涕泗交替流下。
- 须发似曩时:头发和以前一样。
- 齿缺声音异:牙齿缺损,声音也发生了变化。
- 喟然感岁华:感叹时光流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荣嗣,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表达对人生、亲情、友情的思考与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兄弟分别后,表达了思念之情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诗人通过对兄弟的思念,反映了亲情的珍贵及人生的无常。
诗歌鉴赏:
《家兄至》是一首情感真挚的古诗,充分展现了诗人对兄弟深厚的情感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诗中开头以“兄弟半年别”引入,直接点明了离别的时间,接着通过“相寻屡梦寐”表现出对于兄弟的深切思念。信中提到春天的来临,似乎暗示着希望与重聚,但接下来的“旦暮劳占计”却流露出一种焦虑与不安,白天黑夜都在思考离别后的生活,情感复杂而深邃。
“马足已到门”这一句,象征着兄弟团聚的希望已在眼前,但“远盼犹天际”则再次拉开了现实与期望之间的距离,暗示着团聚并非易事。诗人在此用对比手法,展现了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接下来的“宜欢不暇欢”则揭示了悲喜交加的情绪,虽然有团聚的可能,心中的悲伤却无法散去。
最后几句“须发似曩时,齿缺声音异”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时光的无情,导致兄弟间的变化。诗人以“喟然感岁华”作结,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现出对离别的深切忧伤,增加了诗的情感厚度。这首诗以其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打动了读者的心灵,使人感受到亲情的珍贵和人生的无常。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兄弟半年别:兄弟已经分开半年,表明时间的长度。
- 相寻屡梦寐:在梦中多次寻找兄弟,表现思念之深。
- 书言春当来:信中提到春天快要来了,暗示希望。
- 旦暮劳占计:白天黑夜都在为团聚而操心,显示焦虑。
- 马足已到门:马已经到家门口,象征着团聚希望。
- 远盼犹天际:远远地期待,但仍然感到遥不可及。
- 宜欢不暇欢:本应高兴,但却没有时间去欢庆。
- 交零涕与泗:眼泪与鼻涕交替流下,表现悲伤。
- 须发似曩时:头发和以前一样,说明时光的流逝。
- 齿缺声音异:牙齿缺损,声音也不同,感叹变化。
- 喟然感岁华:感慨时光的流逝,无法忍受离别。
修辞手法:
- 对比:如“宜欢不暇欢”,对比了应有的欢喜与现实的悲伤。
- 比喻:将离别的思念比作梦中的相寻,增加了情感的丰富性。
- 排比:如“须发似曩时,齿缺声音异”,排比手法增强了对变化的感慨。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兄弟离别的描写,表达了对亲情的珍惜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主题围绕着思念、离别与团聚的复杂情感,展现出人对亲情的深切渴望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兄弟:亲情的象征,反映出家庭的温暖与依恋。
- 春天:象征希望与重聚,代表生命的轮回。
- 马:象征归来,预示着团聚的可能性。
- 泪与涕:表现悲伤与无奈,情感的真实流露。
- 岁华:象征时间的流逝,带来变化与感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兄弟半年别”,这意味着什么?
- A. 兄弟已经分开半年
- B. 兄弟将要离开
- C. 兄弟一年未见
- D. 兄弟刚刚相聚
-
诗中“马足已到门”象征着什么?
- A. 兄弟已经回家
- B. 兄弟即将离去
- C. 兄弟的希望快要实现
- D. 兄弟的马受伤
-
“宜欢不暇欢”的意思是:
- A. 应该高兴却没有时间去欢庆
- B. 应该快乐
- C. 没有快乐的理由
- D. 总是快乐
答案:
- A
- 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相见欢》李煜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家兄至》均表达了对亲情的思念,但《静夜思》更多的是对故乡的乡愁,而《家兄至》则更集中于兄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离别之痛。这种对比展示了不同情境下的思念情感。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传》
- 《古诗鉴赏辞典》
- 《诗词曲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