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杂咏 练渎》

时间: 2025-02-04 16:19:40

吴越水为国,行师利舟战。

夫差开此河,艅艎试亲练。

十万凌潮儿,材比佽飞健。

鼓棹激风涛,扬舲逐雷电。

当时意气盛,谓已无句践。

鸥避去沙洲,龙愁闭渊殿。

恃强非伯图,倏忽市朝变。

台上失娇姿,泉间掩惭面。

至今西山月,恨浸秋一片。

犹有网鱼人,时时得沉箭。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姑苏杂咏 练渎
作者: 高启 〔明代〕

吴越水为国,行师利舟战。
夫差开此河,艅艎试亲练。
十万凌潮儿,材比佽飞健。
鼓棹激风涛,扬舲逐雷电。
当时意气盛,谓已无句践。
鸥避去沙洲,龙愁闭渊殿。
恃强非伯图,倏忽市朝变。
台上失娇姿,泉间掩惭面。
至今西山月,恨浸秋一片。
犹有网鱼人,时时得沉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吴越水域的军事活动与历史变迁。诗人提到吴越之水为国而战,夫差开凿河道以便于战舰出征。诗中提到十万士兵如同凌空飞翔的鸟,驾船在激烈的风浪中前行。曾经意气风发,以为已无敌手,然而时光变迁,鸥鸟避开沙洲,龙虾也愁苦地闭上了龙宫。恃强的并非伯图,瞬息之间社会风云变幻。昔日的台上失去了美丽的姿态,泉水间掩盖着羞愧的面容。至今在西山的月光下,秋色浸染着一片怨恨。仍有渔夫在网鱼,偶尔得沉箭。

注释

  • 吴越:指古代中国的吴国和越国,地处今江苏和浙江一带。
  • 夫差:春秋时期吴国的国君,以开疆拓土著称。
  • 艅艎:古代的一种船只。
  • 凌潮儿:形容士兵气势如虹,勇猛如飞。
  • 句践:春秋时期越国的国君,曾被吴国打败,后来复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高启(1487- 1534),字季诚,明代诗人,主要以诗作闻名,风格清新脱俗,兼具豪放与细腻。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明代,反映了当时对历史的沉思与对国家兴衰的感慨,借古讽今,表现了对强权的警惕和对历史变迁的无奈。

诗歌鉴赏

《姑苏杂咏 练渎》是一首充满历史感与哲理思考的诗。诗人通过描写吴越水域的军旅生活,展现了当时的强盛与兴盛,然而在豪情壮志之下,却暗藏着对历史轮回、权势更替的思考。开头的描述勾勒出战斗的场景,形象地表现出士兵的英勇与骁勇善战的气息。

随着诗意的发展,诗人逐渐转向对历史的反省与思索。曾经的强盛与意气风发,转瞬即逝,正如诗中所述“恃强非伯图,倏忽市朝变”,这不仅是对古代王朝的感叹,也是对当今权势与变化的深刻洞见。最后的“犹有网鱼人,时时得沉箭”,则是对人间冷暖、命运无常的隐喻。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无奈的惋惜与深思,体现了高启对历史与社会的关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吴越水为国,行师利舟战:指吴越地区的水路为国家的军事行动提供了便利。
  2. 夫差开此河,艅艎试亲练:提到夫差王开凿河流以便于战舰的操练。
  3. 十万凌潮儿,材比佽飞健:形容士兵如同鸟儿般勇猛,士气高昂。
  4. 鼓棹激风涛,扬舲逐雷电:描绘了船只在风浪中前行的壮丽场景。
  5. 当时意气盛,谓已无句践:曾以为已无敌手,意气风发。
  6. 鸥避去沙洲,龙愁闭渊殿:比喻昔日的辉煌已不复存在,鸥鸟与龙的愁苦象征着失落。
  7. 恃强非伯图,倏忽市朝变:表明依仗强权并非长久之计,社会瞬息万变。
  8. 台上失娇姿,泉间掩惭面:昔日的美丽与骄傲已然消逝,流露出内心的羞愧。
  9. 至今西山月,恨浸秋一片:感叹历史沧桑,月光下的秋色带来一片怨恨与惋惜。
  10. 犹有网鱼人,时时得沉箭:即便在历史的沉浮中,仍有渔人继续生活,暗示对生活的坚韧。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士兵比作飞翔的鸟,彰显其勇猛。
  • 对仗:整首诗中多处运用了对仗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音乐性。
  • 拟人:将鸥和龙赋予情感,表现对历史的感慨。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与权力变迁的深刻反思,警示人们珍惜时光,警惕过往的教训。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国家的命脉与力量。
  • :代表军事力量与征战的决心。
  • 月亮:象征历史的沧桑与时间的流逝。
  • 渔人:象征着普通人对生活的坚持与努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高启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2. 诗中提到的“夫差”是哪个国家的国君? A. 越国
    B. 吴国
    C. 齐国
    D. 楚国

  3. 诗中“至今西山月”所表达的情感是: A. 快乐
    B. 惆怅
    C. 愤怒
    D. 安宁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 《登高》 杜甫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相比,高启的《练渎》更侧重于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而李白则通过个人的情感体验,表现出对历史的感慨与遗憾。两者在意境与情感上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的历史观与人生态度。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高启研究》
  • 《古诗词赏析与鉴赏》

相关诗句

吴越水为国,行师利舟战。下一句是什么

夫差开此河,艅艎试亲练。上一句是什么

夫差开此河,艅艎试亲练。下一句是什么

十万凌潮儿,材比佽飞健。上一句是什么

十万凌潮儿,材比佽飞健。下一句是什么

鼓棹激风涛,扬舲逐雷电。上一句是什么

鼓棹激风涛,扬舲逐雷电。下一句是什么

当时意气盛,谓已无句践。上一句是什么

当时意气盛,谓已无句践。下一句是什么

鸥避去沙洲,龙愁闭渊殿。上一句是什么

鸥避去沙洲,龙愁闭渊殿。下一句是什么

恃强非伯图,倏忽市朝变。上一句是什么

恃强非伯图,倏忽市朝变。下一句是什么

台上失娇姿,泉间掩惭面。上一句是什么

台上失娇姿,泉间掩惭面。下一句是什么

至今西山月,恨浸秋一片。上一句是什么

至今西山月,恨浸秋一片。下一句是什么

犹有网鱼人,时时得沉箭。上一句是什么

吴越水为国,下一句是什么

行师利舟战。上一句是什么

行师利舟战。下一句是什么

夫差开此河,上一句是什么

夫差开此河,下一句是什么

艅艎试亲练。上一句是什么

艅艎试亲练。下一句是什么

十万凌潮儿,上一句是什么

十万凌潮儿,下一句是什么

材比佽飞健。上一句是什么

材比佽飞健。下一句是什么

鼓棹激风涛,上一句是什么

鼓棹激风涛,下一句是什么

扬舲逐雷电。上一句是什么

扬舲逐雷电。下一句是什么

当时意气盛,上一句是什么

当时意气盛,下一句是什么

谓已无句践。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