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含凤蝉
作者: 卢照邻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高情临爽月。
急响送秋风。
独有危冠意,还将衰鬓同。
白话文翻译
在这清爽的月夜,我心情高昂。
急促的蝉鸣送来秋风的凉意。
唯独我心中有着孤高的情怀,
即便头发渐白,意志依旧坚定。
注释
- 高情: 指高尚的情操与情感。
- 爽月: 清新明朗的月光。
- 急响: 形容蝉鸣急促响亮。
- 危冠: 形容高大的帽子,象征着官位或成就。
- 衰鬓: 指衰老的白发,反映年龄的增长。
典故解析
这首诗虽然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蝉”与“秋风”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常常象征着时光流逝和人生的感慨。蝉的鸣叫声在秋季尤为急促,传达出一种即将结束的感觉,暗示着诗人在面对时间流逝时的心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卢照邻,字允升,号景阳,唐代诗人,曾任秘书省校书郎。他的诗以清新脱俗、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理想的碰撞之时,诗人可能在感慨时光流逝的同时,也反思自己的处境与追求。
诗歌鉴赏
卢照邻的《含凤蝉》以清晰的意象和简约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高情临爽月”即以“爽月”引入,描绘了一个明朗宁静的夜晚,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强烈的情感共鸣,似乎是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接下来的“急响送秋风”,则用蝉的急促鸣叫来传达时光的急迫感,暗示着生命的短暂和秋天的来临,寓意着一种无奈与感慨。
最后两句“独有危冠意,还将衰鬓同”,则表达了诗人即便在衰老的境况下,内心仍然保持着高昂的斗志和不屈的精神。这种对比使得整首诗在清新的月色与急促的蝉鸣中,流露出一种深刻的哲理,展现出对生命的珍惜与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高情临爽月”:说明诗人在月光下感受到高昂的情绪。
- “急响送秋风”:用蝉鸣的急促来象征秋天的到来,暗示时间的流逝。
- “独有危冠意”:表达诗人心中仍有高尚的追求与理想。
- “还将衰鬓同”:即使面临衰老,诗人的意志依旧坚定。
-
修辞手法:
- 对仗: 前两句与后两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意象: 蝉与秋风的结合,象征着时间和生命的流逝。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月: 象征着宁静与清明,代表美好的情感。
- 蝉: 代表着时间的急迫与生命的短暂。
- 秋风: 预示着生命的转折和季节的更替,带来一种淡淡的忧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高情临爽月”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 A. 悲伤
- B. 高昂
- C. 疲惫
- D. 恐惧
-
“急响送秋风”中的“急响”指的是哪个自然现象?
- A. 风声
- B. 雨声
- C. 蝉鸣
- D. 鸟叫
答案: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山居秋暝》中的自然意象与《含凤蝉》中的情感表现相似,都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互动,但前者更侧重于描绘自然风光,后者则深入探讨人生哲理。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