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沈霾几日放春晴,
十里芳塍两岸平。
黄到菜花青入麦,
咏鸿亭下过清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经过几天的阴霾天气,终于迎来了春天的晴朗;河岸两旁的田野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菜花已经开得金黄,麦子也长得青翠。在咏鸿亭下,正值清明时节,诗人感慨春天的美好。
注释
字词注释
- 沈霾:指阴霾的天气,表现出春天来临前的沉闷气候。
- 芳塍:芳香的田埂,这里形容春天田野的美丽。
- 黄到:指菜花盛开,呈现金黄色。
- 咏鸿亭:亭子名,诗人在此吟咏。
- 清明:指清明节,春季的重要节日,寓意春天的来临。
典故解析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希望,也是祭祖扫墓的日子。诗中提到清明,暗示春日的温暖和生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敦元,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以其诗歌作品闻名,善于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感。其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常常蕴含着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春季,可能是在作者外出游玩时所作,反映了他对春天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诗歌鉴赏
《虔州道中 其二》是一首极具春日气息的诗,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深切观察和细腻感受。首句“沈霾几日放春晴”,通过对比阴霾与晴天,表现了春天的珍贵和来之不易。在经历了几日的阴霾后,春天的阳光显得格外明媚,仿佛在告诉人们春天的希望即将到来。
接下来的“十里芳塍两岸平”,则通过“十里”这个量词描绘出一种宽广的视野,给人以开阔的感觉。而“芳塍”不仅仅是对田野的描绘,更是对春日生机的赞美,展现出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日图景。
“黄到菜花青入麦”一句,色彩的对比鲜明,黄色的菜花与青翠的麦田形成鲜明的视觉冲击,显示出大自然的丰富多彩,也象征着生机与希望。最后一句“咏鸿亭下过清明”,在咏鸿亭中吟咏,自然引入了清明节的主题,既有时间的标志,也暗含了对生命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赞美,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沈霾几日放春晴:经过几天的阴霾天气,终于迎来了春天的阳光,表现出春天的到来是多么令人期待。
- 十里芳塍两岸平:形容春天的田野一片平坦,芳香扑鼻,展现出春天的生机和美丽。
- 黄到菜花青入麦:菜花的金黄与麦田的青翠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春天的繁荣与希望。
- 咏鸿亭下过清明:在咏鸿亭下吟咏,正值清明时节,寓意春天的生命与生机。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黄到菜花青入麦”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色彩描写:鲜明的色彩对比增添了春天的生动气息。
- 意象:咏鸿亭的设定为整首诗增添了文化韵味,象征诗人的情怀与自然的结合。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美景的描绘,传达出生命的希望与自然之美,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春天的赞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晴:象征着希望和新生,预示着生命的复苏。
- 芳塍:代表着春天的美丽与丰收。
- 菜花: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清明:不仅是节日,更是生命与自然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沈霾”指的是什么天气?
- A. 阴霾
- B. 晴天
- C. 雨天
- D. 雪天
-
诗中提到的“十里芳塍”意指什么?
- A. 一条河流
- B. 一片田野
- C. 一座山丘
- D. 一条小路
-
“黄到菜花青入麦”中“黄”和“青”分别指代什么?
- A. 颜色
- B. 时间
- C. 天气
- D. 季节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之涣《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可以将刘敦元的这首诗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杜甫诗中同样描绘春天的景象,但更多地透出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忧虑。而刘敦元的诗则显得更加轻松愉悦,专注于自然景色,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诗词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