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彭禹峰先生》
时间: 2025-04-27 11:09:27意思解释
赠彭禹峰先生
原文展示:
扬舲五月下蛮方,醉踏江楼草色长。
公子椒兰新七泽,将军裘带旧三湘。
君从绛幄论前辈,我向青云认父行。
万里长缨须蚤系,汉家将相本南阳。
白话文翻译:
在五月的阳光下,我的船驶向南方,醉意朦胧中踏上江楼,看到草色正浓。
公子穿着新制的椒兰服饰,而将军则仍旧穿着三湘的旧裘。
你在红色帐幕下谈论前辈的事迹,我在青云之上承认父辈的风范。
万里长缨必须早早系好,汉家的将领和宰相本来就出自南阳。
注释:
- 扬舲:扬起船帆。
- 蛮方:指南方的蛮族地区。
- 醉踏:形容喝醉后走路的状态。
- 椒兰:古代汉族贵族的服饰,象征高雅。
- 绛幄:红色的帐篷,古代贵族或高官的居所。
- 青云:指高远的理想或追求。
- 万里长缨:比喻长远的计划或目标。
- 南阳:古代名郡,许多名将和名士出自此地。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郜焕元,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以诗歌见长,作品多表现对友人的敬重与情感。
-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赠送给彭禹峰先生的,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敬意及对理想与前辈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景色与豪放的情感为背景,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开头两句通过描绘江楼草色的生动场景,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享受。在表现人际关系时,诗人用“公子”和“将军”来分别象征着文人与武士,传达出对于不同角色之间的尊重与认同。
接下来的两句以“君”和“我”对比,显示了诗人与朋友在地位上的差异,但情感却是平等且真挚的。最后两句则通过“万里长缨”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思考,以及对汉家将相出自南阳的历史自豪感,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敬仰和对未来的责任感。
整首诗以简洁的言辞和生动的意象传达了深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历史的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扬舲五月下蛮方:夏日阳光下,诗人乘船驶向南方,展现出一种轻松愉悦的状态。
- 醉踏江楼草色长:醉酒后在江楼上徘徊,草色青翠,生机盎然。
- 公子椒兰新七泽:公子身着新衣,象征着高贵与风雅。
- 将军裘带旧三湘:将军穿着旧衣,表现出一种对历史的怀旧与尊重。
- 君从绛幄论前辈:朋友在奢华的场所讨论前辈的成就,表现出对传统的承认。
- 我向青云认父行:诗人追求理想,承认先辈的影响,表现出对个人理想的坚定。
- 万里长缨须蚤系:强调长远目标的重要性,需尽早规划。
- 汉家将相本南阳:引述历史,表达出对南阳出将入相的自豪感。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公子椒兰”和“将军裘带”形成鲜明对比,展示不同角色的气质与背景。
- 比喻:将理想的追求比作“万里长缨”,形象生动。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友人的赠言,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对历史的敬仰以及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 江楼:象征着诗人的生活环境与情感寄托。
- 草色:代表生机与希望,映射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 椒兰与裘带:象征着文化与历史的传承,展示出不同社会角色的风雅与责任感。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诗中“公子椒兰新七泽”主要表现了什么?
- A. 高贵与风雅
- B. 贫穷与落魄
- C. 忍耐与妥协
-
“万里长缨须蚤系”在诗中有什么象征意义?
- A. 未来的计划
- B. 过去的回忆
- C. 友谊的长久
-
诗中提到的“南阳”指的是?
- A. 一座城市
- B. 一位诗人
- C. 一个历史名郡
-
答案:
- A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诗词对比:
-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样描绘了友谊的深厚与对未来的思考,是对人际关系的另一种深刻表达。
参考资料:
- 《清代文学史》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古诗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