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姜铁夫南归》

时间: 2025-02-04 15:35:18

白首家无定,青山尔又归。

京华词客贱,秋雨故人稀。

钟动催霜叶,潮平载夕晖。

鉴湖南月好,为我选渔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白首家无定,青山尔又归。
京华词客贱,秋雨故人稀。
钟动催霜叶,潮平载夕晖。
鉴湖南月好,为我选渔矶。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人生到老了,家却没有固定的地方,青山之中你又要回去。
在京城的诗词客中,地位低贱,秋雨中老朋友变得稀少。
钟声响起,催促着霜叶落下,潮水平静,夕阳照耀在海面。
在这明亮的湖南月下,帮我挑选一个钓鱼的地方吧。

注释

  • 白首:指年老,白发苍苍,象征着衰老和漂泊的生活。
  • 家无定:家没有固定的住所,指生活的漂泊不定。
  • 青山:自然的象征,可能指归乡之路。
  • 京华:指京城,即北京,代表繁华的诗词圈。
  • 词客贱:指在京城中身份低贱的诗人,反映了社会的冷漠。
  • 秋雨:象征孤独和冷清,暗示故人难再相聚。
  • 钟动催霜叶:钟声响起,促使霜叶纷纷落下,象征时间的流逝。
  • 潮平载夕晖:潮水平静,夕阳的余晖照耀,描绘宁静的自然景象。
  • 鉴湖南月好:湖南的月亮明亮美好,邀请朋友一同欣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郜焕元(清代),生于清代,其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与生活感受。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郜焕元与友人分别时,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生活漂泊不定的感慨。此时正值秋季,雨水绵绵,诗人内心充满了孤独与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四联的形式,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友谊的深刻思考。首联以“白首家无定”开篇,直接点出诗人对自己漂泊生活的无奈,突显了人生的无常。接着提到“青山尔又归”,不仅表达了对故乡的向往,也暗示了人生旅途的循环与归宿。

第二联展现了诗人对京城文化圈的失落感,词客的“贱”字,反映了在繁华之地的孤独与被冷落,这种对比更加突显了秋雨中“故人稀”的孤寂情景。钟声与霜叶的意象则在第三联中,表现出时间的无情与自然的变迁,秋天的到来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短暂。

最后一联以“鉴湖南月好”结束,展现了一种希望与美好的情感,虽然生活中充满了孤独与变迁,但仍有美好的事物值得珍惜。整首诗在情感上实现了从孤独到对美好向往的转变,既有对往日友情的眷恋,也有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白首家无定”:老年人生活漂泊,没有固定的家。
  2. “青山尔又归”:青山代表故乡,表达对归去的渴望。
  3. “京华词客贱”:在繁华的京城中,诗人感到自己地位低贱。
  4. “秋雨故人稀”:秋雨中,故人变得稀少,增添了孤独感。
  5. “钟动催霜叶”:钟声响起,催促霜叶落下,象征时间流逝。
  6. “潮平载夕晖”:平静的潮水上映出夕阳的余晖,描绘自然美景。
  7. “鉴湖南月好”:在湖南的明月下,邀请友人共享美好时光。
  8. “为我选渔矶”:渔矶象征宁静与安逸,表达对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白首”与“青山”,“京华”与“秋雨”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白首”比作衰老的无奈,体现人生的无常。
  • 意象:秋雨、钟声、霜叶等意象相互交织,构成了诗的情感基调。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对生活无常的感慨,以及在孤独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首:象征衰老与困境。
  • 青山:故乡的象征,代表归属感。
  • 秋雨:孤独与冷清的象征。
  • 钟声:时间流逝的象征。
  • 潮平夕晖:宁静的自然美景,象征希望与安宁。
  • 湖南月:美好的景象,代表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白首”主要指什么?
    A. 年轻人
    B. 老年人
    C. 中年人

  2. “秋雨故人稀”中的“故人”是指?
    A. 朋友
    B. 家人
    C. 陌生人

  3. 诗的最后一句“为我选渔矶”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繁华的向往
    B. 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C. 对喧闹生活的向往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送别》——王之涣

诗词对比

  • 郜焕元的《送姜铁夫南归》与李白的《静夜思》都展现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但郜焕元的作品更强调生活的漂泊与孤独,而李白则以月亮引发对故乡的思念,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郜焕元及其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