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安阳山翠微寺》

时间: 2025-01-11 12:01:27

平地巍然起一峰,历山西畔隔湖东。

势侵云汉千寻直,影落烟村四面同。

龙窟正当螺髻顶,僧居端在画图中。

邦人不独资观赏,旱岁为霖更有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安阳山翠微寺
平地巍然起一峰,
历山西畔隔湖东。
势侵云汉千寻直,
影落烟村四面同。
龙窟正当螺髻顶,
僧居端在画图中。
邦人不独资观赏,
旱岁为霖更有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巍峨的山峰,耸立在平地之上,位于历山的西侧,隔着湖泊的东边。山势直插云霄,影子洒落在四周的村庄。龙窟正好位于山的顶端,寺庙恰如一幅美丽的画卷。这里不仅是当地人民观光游玩的地方,在干旱的年份里,更能为人们带来雨水和福祉。

注释

字词注释

  • 巍然:形容高大、雄伟的样子。
  • 隔湖东:指在湖的东边。
  • :这里指向上或向外延伸。
  • 千寻:形容高耸入云的样子,寻为古代长度单位。
  • 影落:影子投射。
  • 龙窟:传说中的龙居住的地方,象征着神秘与美好。
  • 螺髻顶:比喻山顶像螺髻一样的形状。
  • 画图:形容景色如同画卷般美丽。

典故解析: 此诗所描绘的山和寺庙可能与道教或佛教的文化背景有关,象征着隐士的隐居生活以及对自然的崇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唐皞是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风格清新雅致。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安阳山翠微寺,可能是诗人在游览时的即兴之作,表达了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以及对寺庙宁静氛围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安阳山的雄伟和翠微寺的宁静。首句“平地巍然起一峰”,直接揭示了山的壮丽与独特,紧接着“历山西畔隔湖东”则勾画出地理位置,增强了诗的空间感。山势的高耸与云汉的直插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影子洒落在烟村,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和谐的氛围。

在描写中,诗人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龙窟正当螺髻顶,僧居端在画图中”体现了人对自然的依存与敬畏,僧人的生活仿佛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画卷。最后两句则强调了这处景观不仅是观光之地,更是人们在艰难时刻所寄托的希望。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悠远,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和人文精神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平地巍然起一峰:描写山在平地上高耸的形象,暗示其宏伟。
  2. 历山西畔隔湖东:交代地理位置,增加了空间感。
  3. 势侵云汉千寻直:形容山势高耸,直入云霄。
  4. 影落烟村四面同:影子的投射在村庄四周,寓意宁静。
  5. 龙窟正当螺髻顶:比喻山顶的特殊形状,增添神秘感。
  6. 僧居端在画图中:寺庙的安静与自然的美融为一体。
  7. 邦人不独资观赏:强调地方民众的共同欣赏。
  8. 旱岁为霖更有功:在干旱年份,山的存在更显重要。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龙窟正当螺髻顶”,形象生动。
  • 对仗:如“势侵云汉千寻直,影落烟村四面同”,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壮丽的赞美和对人文环境的眷恋,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坚定、崇高。
  • 寺庙:象征宁静、修行和人文关怀。
  • 影子:象征着人们的生活与自然的交织。
  • 龙窟:象征神秘与美好,代表着自然的神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2. 诗中提到的“龙窟”象征着什么? A. 龟裂的土地
    B. 神秘与美好
    C. 人的居所
    D. 古代的战争

  3. 诗中“平地巍然起一峰”中的“巍然”是什么意思? A. 矮小
    B. 高大
    C. 平坦
    D. 复杂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唐皞的《题安阳山翠微寺》更侧重于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与人文情怀的交融,而王之涣则更注重表达壮阔的视野和雄心壮志。两者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思考,但风格和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中国古诗词选》
  • 《唐诗三百首》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